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這樣的招牌讓郭士銘震驚了一把,結果到這些所謂‘公司’、‘工廠’了一看,讓他哭笑不得,竟然只是個作坊。

不過卻十分意外,這小小的清泉寨,竟然也有不少實業。

這裡有煤礦、金礦、石英礦在開採,還在製造玻璃,要知道此時的中國,也就是山東有出產玻璃,其他的玻璃製品都是進口的。

另外還有水力機械製造,寨子裡的水力機械不少,從礦石處理到大米、麵粉加工都用上了水力。

還有火藥出產,而且質量很不錯。

逛到最後一個‘清泉寨軍工製造廠’,裡面正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擊聲,只見一群槍匠正在打造槍械零部件。

還有幾個槍匠正在拉制膛線,而沈凝雲竟然站在一把小凳子上滔滔不絕的講解著使用刮刀的經驗。

郭士銘看了不由手癢,看了一陣後上前說道:“刮刀法效率太低了,應該用鉤刀拉削法,這也是當前歐美主流技術。”

沈凝雲聽到聲音扭頭一看,哎喲!大魚來了。隨即小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說道:“鉤刀拉削法是不錯,但還不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郭士銘驚訝的問道:“還有效率更高的加工方法嗎?”

“當然有。”說著沈凝雲從小板凳上跳了下來,對一邊招呼道:“拿紙筆過來。”

一名學徒連忙把紙筆那了過來,沈凝雲將紙鋪平在桌案上,然後抓著筆畫起了圖紙。郭士銘一開始還沒什麼感覺,一個三歲小孩能畫出什麼水平?

然而不一會,郭士銘的神色卻突然變了,變得十分嚴肅。

只見小傢伙根本不用尺子和圓規,就能在紙上畫出筆直的支線和規整的圓形或半弧,一張刀具圖紙在他的手上快速的畫了出去,小傢伙不僅畫得快,而且畫得非常規範,上面還標識了公尺。

公尺,也就是德國標準。

德國人的尺量之所以能夠成為標準,那是因為歐洲經濟是以德國為核心,德國地處中歐,歐洲人的產業分工是德國向其他各國輸出價格便宜的機械裝置,如果德國完蛋了,那麼整個歐洲的所有國家,都將淪為三流國家。

郭士銘留學德國,看這圖紙並沒有任何障礙。

讓郭士銘震驚的是,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刀具,一根拉桿上固定25至30個鋼環,每個鋼環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個鋼環上加工有與陰膛線數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纏角與下一個環上的切刀相連,從頭連到尾部即可視為一條螺形線。

“這是什麼刀具,怎麼如此複雜?”郭士銘急忙對小傢伙問道,小傢伙指著刀具說道:“這是組合環形刀,每一個環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於前一個環,形成一組系列切刀,所開的槽具有穩定的寬度,深度和間隔,這種組合環形拉削刀透過槍膛—次。則可切削出全部的陰膛線,縮短工作時間,提高了產量和質量。”

郭士銘仔細看了一會圖紙,突然失望的搖頭道:“這種刀具儘管設計上很巧妙,但是蒸汽機根本傳動這麼複雜的刀具,所以是不具備實用意義的。”

小傢伙聽了郭士銘的評論,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你笑什麼?”郭士銘奇怪的問道。

第009章 大齡憤怒青年

小傢伙笑了一聲,說道:“蒸汽機無法傳動是沒錯,因為震動太大,傳輸也不太穩定。但是並不代表著電動機不能傳動。”

“電動機?”郭士銘不由楞了一下,小傢伙揮手說道:“對,就是電動機,電動機傳輸穩定,而且震動小、噪音低,自然可以傳動組合環形刀具的切削。而且隨著電動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推廣,機床將向精密化方向發展,而且越來越精密,越來越複雜。”

郭士銘不知覺的點著頭,小傢伙繼續說道:“到時候西方人的機床精密到了一定程度,中國想要追趕就非常難了。因為追趕必然意味著跨越式發展,但機床製造的經驗卻是無法跨越的,必須是透過時間的積累來獲得。到時候西方人能夠造出更強大的堅船利炮,我們卻依舊造不出來。”

郭士銘震驚了,他實在難以想象,這樣一番話語竟然是在一個三歲小孩口中說出來的,接著不由感到慚愧。

自己年紀這麼大,竟然連一個三歲小孩的眼光都比不上。

小傢伙偷偷的觀察著這個郭士銘的神色,見他一臉震驚的模樣,心中不由暗自得意。不過要想徹底留住他,還得繼續忽悠才行。

於是小傢伙繼續抽出一張白紙,繼續在上面畫起了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