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擊沉的商船多達1300萬噸,要知道戰前的英國只有1000萬噸左右的商船。

英國的全球海運體系直接被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給崩潰掉了。

這個時候的美國商船數量開始上漲,而********的商船數量同樣也開始大幅度的增長,美國商船此時的總排水量達到了500萬噸,而********此時的商船排水量則達到了350萬噸的規模。

儘管********的商船數量不多,但是此時********的遠洋商船製造能力已經打到了一年300萬噸排水量的規模,而且都是萬噸級以上的商船。

如今********與協約國的關係惡化,出口大幅度減少,用商船的地方主要是沿海運輸和向北朝鮮、越南、高棉等地區進行商品、原材料運輸。

暹羅和南美一些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小國家此時也和********有一些貿易存在,不過貿易量並不是很大。

這個時候********的商船儘管不如美國,但是商船製造能力卻不比美國差,主要原因還是之前在給英國人生產商船,自己的訂單不多。

此時********的商船製造基本上都是內部訂單,自身的遠洋商船排水量噸位正在不斷的上漲。

這個時候只是沒有足夠的運輸需要,所以商船噸位上漲速度並不是一味的追求快。

********民族財團此時自己用的商船,多是遠洋集裝箱貨輪,運輸效率比協約國的商船要高得多。

而協約國這個時候還在用散裝貨輪,這是非常巨大的差距。

財團也在********各港口建立起集裝箱裝卸裝置,與火車、汽車的集裝箱系統接軌,使得貨運變得方便了許多。碼頭上也不需要那麼多的苦力,只需要在貨物裝進集裝箱的時候需要一些勞力。

因為集裝箱貨輪的運輸便捷,沿海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再度增長,運輸成本的降低,使得沿海省份在很多時候具備更大的優勢。

不過當前不是出口型經濟了,沿海省份的也不是具備太強大的優勢。

但是從外部獲取資源的模式,在沿海省份卻是做的更順了。

華東地區的經濟自從被西北政fu接管之後,就一路像是坐火箭一樣往上躥。

造船業也是華東經濟的一個強大的支撐,********的商船噸位增長速度此時非常快,到1918年年底,將達到600萬噸的規模。

這麼多的商船也正好有地方用,隨著朝鮮和越南、高棉的開發、發展的持續,光是向這些經濟殖民地的商品出口和進口都將變得非常頻繁。

沈凝雲在西北遙控著全國經濟的發展,而中國民族資本的向外擴張是需要商船的,不過具體要製造多少商船,沈凝雲這個時候也摸不準。

“600萬噸的排水量也許是夠用了,但是超過600萬噸,也許就太多了。”沈凝雲對孫譯龍說道:“如果商船太多放在那沒用,那就是極大的資源浪費,但是造船業如果不繼續製造商船,又影響經濟增長。”

孫譯龍思考了片刻後說道:“雖然協約國現在和我們的關係很惡劣,我們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協約國並沒有提高原材料出口價格,這個時候我們的商船依舊可以到處跑。”

“而且他們提高了我們********的商品關稅,並沒有提高其他國家的商品關稅,我們的商船可以幫其他國家運輸商品,這樣一來我們的商船就可以持續的使用。唯一的問題就是其他國家沒有集裝箱裝卸港口。不過這也無所謂了,我們可以用散裝商船對原材料進行運輸。集裝箱貨船用於我們國內沿海和經濟殖民地之間的商品運輸,而散裝貨輪則用於和承接其他國家的商品運輸,這樣一來可以遏制美國的商船排水量進一步上漲。”

沈凝雲不由思考起來,他考慮的問題主要是這些散裝輪船是否安全,不過很快這個問題就被他丟到一邊去了。

協約國儘管和********的關係惡劣,但是他們不敢和********徹底撕破臉皮的,也不敢對********的商船下手。

真要打起來,無非就是和英美的關係撕破臉,但是英國不足為慮,只要沒有去碰印度,英國就算和********打起來了,也不敢去碰********的商船。

只有美國方面,受********威脅的只有菲律賓,一旦********動了菲律賓,那麼就是徹底撕破臉皮,到時候美國那邊就會查抄中國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