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軍閥罷了。
西南貧困,歷史上西南軍閥一直都在積極向四川、湖北這兩個富庶的省份展開掠奪,特別是原來歷史上的護國戰爭。
反對帝制只是藉口,因為蔡鍔看到了機會,希望藉此機會進行擴張罷了。
當然,蔡鍔此人確實有一腔熱血,但這種人都認為自己才能做好,實現抱負的前提是自己掌權。
而在此時,西北已經崛起,並明確支援袁世凱,蔡鍔還敢掀桌子,已嚴重蔑視了西北的權威。
“判死刑太重,就判個徒刑二十年吧!”沈凝雲對最高軍事法庭下達了指示,判死刑是肯定不行的,儘管袁世凱稱帝此時看似是成功了,但是反對者依舊不少,西北就算是要殺雞儆猴,也不敢做得太絕。
至於唐繼堯,既然悔過態度良好,象徵性的判罰一下就行了。西北洋人沒必要那麼賣力,畢竟是袁世凱在稱帝。既然已經吞下了西南的地盤,象徵性的關一段時間就是了。
第二天,最高軍事法庭對蔡鍔和唐繼堯進行了宣判。
“經本庭審理,各項指控成立,然鑑於此次內戰存在諸多意識形態的分歧,亦未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將對戰犯從寬處理。現在我宣判……蔡鍔因悔過態度惡劣,將處以有期徒刑二十年。貴州督軍唐繼堯因悔過態度良好,將處以有期徒刑六個月。”
當宣判結果宣讀時,現場一片議論之聲。這個結果出乎意料,蔡鍔被判了二十年,然而唐繼堯則被判了六個月。
這裡面顯然大有文章。
對蔡鍔判了二十年,一方面是震懾各省軍閥。對唐繼堯判了六個月,則傳達出了另外一層意思,只要不和西北對著幹,西北也不會把事做絕。
當判決結果傳到各省軍閥耳中時,各省軍閥都大受震動。
這次最高軍事法庭的審判,讓他們意識到,這個最高軍事法庭並不是擺樣子的。儘管判罰得不是太重,但是其意義卻非同凡響,幾乎所有軍閥都深受震懾。
西北軍事集團掌控著最高軍事法庭,這意味著隨時可以向任何一名軍閥發出傳票,到時候你是去還是不去呢?
不去,落下口實,人家可以立即派並滅了你,把你打趴下了再逮到軍事法庭上進行審判。
去?哪個軍閥沒有幹過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且慾加之罪何患無詞,隨便一個小小的罪名,就可以擊垮一方軍閥。
第211章 段祺瑞再造共和
1916年5月,夏季已經來臨,西南軍閥掀桌子宣佈獨立的軍事行動已被鎮壓了兩個月了。哈
中國局勢再一次穩定了下來。
西南軍區正式成立,在西南軍區,成立了21軍,下轄師團從計劃中的六個師,增加到了八個師,總計15萬兵力,孫俊平就任21軍軍長,同時卸任四川督軍一職。
四川督軍、雲南督軍、貴州督軍的編制都從此時的中華帝國的體制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西南總督一職。
此時的中國,一共只有兩個總督編制,一個是西北總督,由沈進文擔任。這是西北政fu與北洋政fu改組後的結果。
而西南總督,則是鎮壓了滇軍,西北軍佔據了雲南和貴州後的結果,由沈凝雲擔任,當然這只是一個名義,沈凝雲並不需要親自去處理西南政務,而是擁有了在西南任命行政官員的權力。
沈氏父子一個西北總督,一個西南總督,實打實的封疆大吏。且沈凝雲此時受封楚王,可謂在袁世凱的稱帝風波中,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這一天西北召開了一次記者問答會,沈凝雲親自出席了這次問大會,這次問答會,主要是給袁世凱稱帝風波中西北的態度一個交代。
問答會剛開始,一家報社的記者就以不是很友好的語氣對沈凝雲問道:“請問沈定邦先生,您為什麼一定要支援帝制呢?”
沈凝雲聽出了其中的不友好,淡然的一笑,說道:“決定稱帝的並不是我本人,與西北關係不大。而且你想過反對帝制的後果嗎?難道你很樂意看到中國陷入大範圍的內戰嗎?”
“我……”那名記者被沈凝雲的反問搪塞得啞口無言,好半響才辯駁道:“那麼西南的戰爭不算內戰嗎?”
“但這場內戰是西南軍閥擅自挑起的,難道不鎮壓讓其擴大內戰規模嗎?而且我們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即便是分歧巨大的民國初年,西北亦只是採取自治政策,從未宣佈獨立。西南軍閥宣佈獨立是誰賦予他們的權力?”沈凝雲說著輕輕敲了敲桌子,“難道是那些反對帝制的所謂精英份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