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位記者提問。”
“請問沈先生,就上個星期一名美國公民在中國遭綁架殺害,您有什麼看法?”第二個提問的是一個美國記者。
沈凝雲沉吟片刻,聳肩說道:“美國人嘛……如果他們呆在自己的國家,那是絕對安全的。如果他們要亂跑,那麼我們也只能表示遺憾,畢竟中國人是沒辦法去美國的,我們也將不會對美國人的安全負責。”
沈凝雲的回答讓那些境外記者頓時譁然,那名美國記者並不是太吃驚。
********與美國的關係長期以來都不是很好,因為美國是不允許中國人進入美國的,除非是一些特殊的群體。
然而略感吃驚的是,這是中國高層第一次將這種不滿當眾表達出來。
一些記者甚至是開始猜測,是否是中國要開始收拾列強殖民戰爭遺留的種種問題了,例如賠款,例如租界。
在對外賠款上,********透過對俄、對日兩場戰爭後,已消除了將近五分之二的賠款,但還剩下五分之三左右的賠款未支付。
租界也只是收回了俄國和日本租界,其他各列強的租界都還未收回。
這些記者心中的隱憂已猜度了一些,沈凝雲確實決定要開始收拾殖民戰爭留下的殘局了。
只不過這個過程並不需要太急躁,現在核心利益是發戰爭財。
等無法從英法協約國身上榨出油水的時候,就是對他們真正開刀的時候了,沈凝雲現在就像是一個潛伏在的刺客,隨時準備給英法在遠東的殖民利益捅出致命的一刀。
但是在真正對付英法之前,在一些小問題上,還是可以先開搞的。
這次記者問答會還是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後各報紙就帝制問題進行了深入報道,成功扭轉了西北的形象。
同樣的,帝制也開始為人所理解。
但是就在沈凝雲認為中國的體制問題已經確定下來,不會有什麼變數的時候,最大的變數出現了。
1916年6月,袁世凱依舊如同歷史上一樣,尿毒症不治身亡。
於是乎,皇太子袁克定宣佈繼承皇位。
袁世凱一倒,北洋內部頓時不穩,而袁世凱在生前成立的模範師,並未讓袁克定抓牢軍權。
1916年7月,袁克定宣佈登基。
然而袁克定登基的第三天,北京城發生了一場震驚全國的政變。沉默了很久的段祺瑞突然發飆,於當天晚上發動政變,將袁克定趕出了新華宮,同時通電各省——恢復共和!
這一晚,中華帝國宣告滅亡。
********再一次重生了!
這場政變讓西北措手不及,收到訊息後西北高層立即召開會議,商議是否進行武力干預。
北京城內,段祺瑞卻是極為明智,在把袁克定趕出新華宮後,並沒有展開進一步的行動。
不管是國會也好,還是西北派系的官員也好,都依舊正常在任。
這讓西北高層的武力干預意圖被打消了,沈凝雲雖然很意外,但是卻也沒必要為袁克定出頭而發動一場內戰。
反正被趕出新華宮的是袁克定,關他鳥事,也不關老百姓屁事,他何必去瞎鬧騰。
隨即西北發出通電,敦促段祺瑞儘快恢復中央秩序。
段祺瑞在發動兵變後,一直在焦急等待,當收到西北的通電後頓時鬆了口氣,立即再度發出通電,承認西北各項封號。
封號是次要的,儘管西北封了三個王,但那也只是一個虛名,然而這其中傳達的卻是承認西北各項利益,表示自己很上道。
段祺瑞的通電,讓西北軍事集團徹底放棄了軍事幹預的意圖。
這場政變迅速結束了,整個過程中未造成多少傷亡和破壞,只是將袁克定驅逐出了新華宮,並解散了帝國內閣。
宋教仁內閣宣佈倒臺!
第二天,********的旗幟再次升起,段祺瑞在北京百姓的夾道圍觀中,騎著馬帶著軍隊開進了總統府。
各大報紙,當天的頭條都是諸如《段祺瑞再造共和》的標題,那些反對帝制的‘精英們’興奮莫名,對段祺瑞大加唱誦。
袁克定則悲劇了,被趕出北京後,只能帶著家產,移居到上海去了。不過袁克定還不算慘,起碼他老子袁世凱在投靠了中國民族資本後,給他留下了一筆股份。儘管在分家之後,這些股份被稀釋了不少,但是每年也有不少收入,只是不知道這些錢夠他敗多久。
段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