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如果洗劫成功,起碼可以獲取10億元以上的戰利品,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在俄國劫掠一些工業裝置回來。

儘管俄國人的工業裝置不怎麼樣,但是卻可以削弱日後蘇聯崛起的速度。

同時在俄國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還可以宣佈對後世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這塊地盤宣佈軍事接管。這個接管,可以打著武力干涉的名義。日本後來在干涉的俄國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

只是日本人不適應俄國遠東行政區的寒冷氣候,被凍死凍傷了一群士兵後被蘇聯狼狽的趕了回去,被譽為是日本軍事史上最不光彩的一筆。

日本當時顯然也看明白,作為島國的日本,只有向大陸進行擴張,才有可能建立一個超級大國。

只是寒冷,讓日本人受不了,這個計劃直接流產。

寒冷的氣候不僅日本人受不了,中國人也未必受得了。所以沈凝雲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擴張並不著急。

慢慢來,先把中亞細亞地區全部吞下,到時候再騰出手來,直接進攻俄國的烏拉爾山一線,只要在烏拉爾山脈一線打敗蘇聯,就可以沿著烏拉爾山脈建立防線,然後非常愜意悠閒的吞掉整個西伯利亞。

到時候拿下了整個西伯利亞,就算是那地方很冷,但是隻要有足夠的設施,中國百姓還是可以在那裡居住和開發的。

就算是不開發也沒什麼,先把坑佔著。等科技實力足夠開發的時候再開發也沒問題。

佔坑也不需要太急,畢竟蘇聯也沒辦法開發整個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分為西伯利亞行政區和遠東行政區兩大塊。

其中西伯利亞行政區的開發還容易一些,二戰中蘇聯正是將工業搬遷到了烏拉爾山脈以東,才站穩腳跟,和德國人硬耗。而遠東地區的開發,到了二十一世紀都還很落後。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力量是可以開發遠東行政區了,但是俄羅斯人沒那水平,也沒那個必要的樣子,畢竟他們國土太大了,等於是佔著坑不拉屎。

其實對付蘇聯,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最大的問題,還是寒冷。

寒冷也可以透過進攻時間的選定而進行一定的規避,二戰中蘇聯之所以能和德國硬耗,那還是因為工業搬到了烏拉爾山脈以東,而德國人的空軍又沒有戰略轟炸機,結果對蘇聯的工業沒辦法進行摧毀,也就被耗死了。

這些問題對於西北國防軍來說則不是問題了。

一下就直插到烏拉爾山脈,到時候就算是蘇聯將工業全搬遷到蘇聯西部,也可以派遣戰略轟炸機進行大規模轟炸。

建立戰略轟炸機部隊,是當前西北國防軍的一個重要軍事計劃。

只要俄國人的工業被轟炸了,儘管不可能完全摧毀,但也足以讓蘇聯搞不起大炮兵主義了。

蘇聯到時候連炮彈供應都成問題,還搞個毛的大炮兵主義。蘇聯的那種簡單粗暴的戰爭模式無法展開,他們還能搞精密化戰爭不成?

所以蘇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氣候。而寒冷並不能阻擋飛機的轟炸,空軍將是對付蘇聯的利器。

只要把蘇聯的國土面積限定在歐洲範圍,那麼蘇聯就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而西伯利亞將使中國強大,成為最強大的超級大國。

第221章 洗劫俄國中央國庫

在等待中,十月革命這一年如期爆發。

隨著對德進攻失敗,俄國臨時政fu的執政黨制憲民主黨軍事基礎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軍校士官生可供派遣。它一方面受到因二月革命瓦解的十月黨、進步黨殘部和保皇軍官團等親沙皇勢力攻擊,另一方面則受到二月革命參與者社會民主黨、社會革命黨和士兵委員會攻擊,威信盡失,陷入頹勢。

9月,臨時政fu任命的俄軍總司令、保皇軍官拉夫爾?科爾尼洛夫率先發難,指揮一支哥薩克軍隊進攻彼得格勒,以消滅叛國者,保衛俄羅斯和沙皇為由,討伐參與二月革命的制憲民主黨、社會民主工黨和社會革命黨。制憲民主黨無兵可派,遂求救於赤衛隊。經社會民主工黨左翼黨員協調,赤衛隊和同情革命計程車兵擊敗了科爾尼洛夫的軍隊。

科爾尼洛夫的軍隊一瓦解,與赤衛隊聯絡緊密的布林什維克立刻回到前臺,制憲民主黨號令失效。為挽回頹勢,制憲民主黨計劃使用臨時政fu尚存的力量,對彼得格勒的布林什維克領導層實施逮捕,再與基層談判。列寧兩次召開會議決定起義,起義主要由托洛茨基執行,列寧則派遣斯大林、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等人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