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是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本來一支部隊損失超過一半,就不會再戰了,這在歐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在亞洲軍事戰爭當中卻不是這樣的,亞洲中國文明型別的國家,軍隊是兩種極端,一種是一上戰場就一觸即潰的那種,一種是上了戰場後死戰到底的那種,死戰到底的軍隊,達到一定程度,就算你是一名伙伕你也得上。

日本同樣也是中國文明型別的國家,意志力是這型別軍隊最可怕的東西。也就是說日軍19師團如果有足夠的意志力還是可以戰鬥的,但是一個師團短短的五分鐘轟炸內就被殲滅了七成的兵力,任由這些日本人意志力再強悍,也是當場崩潰的結果,意志力崩潰之後就沒有任何戰鬥力了。而且這三成的兵力堵到口子上也是去送死罷了。

不到二十分鐘,a集團軍的裝甲師便穿插到了19師團遭受地毯式轟炸的地方,那倖存的三成日軍罕見的選擇了投降。

在日本陸軍中,投降是非常可恥的行為,日本陸軍為了讓士兵拼死作戰,死都不投降,在戰鬥結束後,對於那些勇敢抵抗他們的軍隊會讓士兵們在敵人的遺體面前敬禮。如果敵人選擇了投降,投降的敵人則不會受到優待,而是會被日軍上下全體鄙視,以這種方式來對士兵進行洗腦,培養他們的價值觀。

在這樣的洗腦下,日軍很少會進行投降,只有那些實在走投無路,又落單的日軍,才有可能投降。

例如躲在工事內被火焰噴射器燒的日軍士兵,很多都會投降,而如果集體還在,日軍士兵基本上是不會投降的。

所以這次日軍19師團的投降,是非常罕見的一次投降。

戰爭結束後幾十年,一名19師團日軍士兵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道:“當時19師團在戰爭開始時一支士氣非常旺盛的軍隊,但是正是這一支士氣旺盛的軍隊,在戰場上卻是遭到了上國空軍的滅頂打擊,只是五分多鐘的轟炸,整個師團2。5萬士兵,在轟炸過後卻只剩下了不到七千人,而且師團長和參謀人員全在轟炸中陣亡,當時我們計程車氣當場被擊垮了,沒有人願意像那些死去的戰友一樣,無力的被天上的炸彈成片的炸死,所以我們選擇了投降。還有一些人當場精神崩潰,在戰後的日常生活中總是往桌子底下鑽,認為頭頂上有炸彈丟下來。”

趕到現場的裝甲師部隊計程車兵也在採訪中回憶道:“當場的場面太可怕了,日軍一個師團的部隊大部分計程車兵被炸得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地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彈坑,到處都是日軍的殘肢斷臂。我們全都看傻眼了,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日軍到底遭遇到了多麼猛烈的轟炸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我們四川的營長當時還說,這些掛瓜娃子也太倒黴了,怎麼一會功夫就被收拾得這麼慘。直到苗栗戰役結束後,我才知道那是空軍最新裝備的狂風轟炸機炸出來的場面。自那場戰爭之後,我參加的歷次戰爭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轟炸機的身影。這些轟炸機也是我們陸軍頭頂上的守護神,可以為我們裝甲師部隊轟炸一切阻擋在前面的障礙。後來空軍配備了夜視儀,我們可以在離機場500公里的作戰距離內,24小時呼叫這些狂風轟炸機為我們提供強大的地毯式轟炸火力。不過後來這些狂風轟炸機還是因為航程太短,被效能更好的重型轟炸機所取代。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狂風轟炸機,他陪伴著我們********在1918年之後將近十年中那一段惡劣的外交環境下所有的對外戰爭,也是狂風轟炸機率先開創出了地毯式轟炸的概念,在戰場上只要有足夠多的炸彈,就能讓敵人無處可逃,這種轟炸機也不是一般國家能用得起的,就如日本那種貧窮的島國就用不起只種轟炸機,這種轟炸機也見證了那一時期********快速趕超歐美工業的歷史……”

這種狂風三發動機發動機,雖然還不完全算是真正的重型轟炸機,航程方面是個軟肋,但是槓頭如戰場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開始書寫它的傳奇。

相比之下,西北國防軍第一次大規模投入使用的無畏4戰車,同樣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戰場上的戰鬥經歷驗證了它的可靠性。

日軍的機槍拿它沒辦法,而崎嶇的地形對它來說同樣也是小菜一碟,輕鬆的跨越各種障礙。

它為步兵撕開了敵人陣地,並迅速對日軍展開穿插。

空軍則在持續的對裝甲師部隊進行支援,向敵後穿插的裝甲師部隊在路上碰上了不少日軍,但是為了儘快完成穿插,有時候能繞過去就繞過去,不能繞過去則呼叫空軍對日軍進行打擊,然後沖垮擋在前面的日軍。

而在日軍後方,會碰上的日軍部隊規模也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