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分鐘後,英軍在城內升起了白旗。
城內英軍投降了。
當英軍走出江孜時,一個個都垂頭喪氣,特別是麥克唐納和榮赫鵬,兩名英軍軍官非常喪氣,顯得精神萎靡。
趙維書搞了一個很莊重的受降儀式,英國少將麥克唐納,將軍刀交給了趙維書,而這一幕被照相機記錄了下來。
這張照片後來上了西北教科書。
在江孜全殲英軍的訊息很快就透過無線電臺傳回了蘭州,西北軍高層此時都認為,與英軍在西藏的交鋒並不會因為一場戰爭的勝利而結束。
“我們如果在藏建立國防,與英國將會持續的產生摩擦。”沈凝雲估計道,對於消滅了英軍一事,沈凝雲說道:“這次能夠全殲英軍,主要是因為英軍過於輕敵。在西藏建立國防對於我們來說,後勤補給比較遠一些,因此我們應該用手中俘虜,讓英國妥協。”
“英國佬會向我們妥協嗎?”張奎發有些懷疑,沈凝雲說道:“儘量嘗試吧!不行的話,就和他們耗,反正在我們力量還不夠強的時候,可以先退到山南地區,如果英軍敢佔領過來,就時不時的咬他們幾口。當我們力量夠強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打到印度去。”
“嗯!這是不錯的法子。”張奎發點頭道。
第二天,西北日報刊登了西北軍於江孜全殲入侵西藏英軍的訊息,頓時西北的所有知識分子們都沸騰了。
訊息在上海一披露,迅速被各報紙所轉載報道。
這個訊息就像是一道驚雷,在中華大地上引起了劇烈的反響。
對於這個訊息,有些人看到過後並未懷疑,但是很多人則是非常懷疑著報道的真實性是否可靠。
“這篇報道是西北日報所刊登,但是缺乏有力證據,首先沒有照片,第二也無其他渠道證實。根據本報社記著對英國大使的採訪,英國大使立即否認了這一訊息的真實性,認為這是有人在故意捏造事實,因此這個訊息顯然是一條假訊息……”一家美國人開辦的報紙如此評論道。
而那些英國人在上海開辦的報紙更是竭盡諷刺之能,認為西北日報的主編瘋了,竟然在報紙上刊登出如此荒謬的訊息。
對此,西北日報未做進一步的澄清。
在西藏,趙維書一邊控制俘虜,一邊向亞東進軍,同時通知英印度方面。同時將英軍投降的照片快馬送回甘肅。
入臧英軍被全殲,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回了印度,英國印度總督剛接到這個訊息時,還以為是寫錯了。
但這個事實,顯然不可更改。
“怎麼回事?中國西北政府為什麼突然援助西藏?”英國印度總督非常納悶,他們在入侵西藏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調查。派出很多探險者對西藏軍事、地理進行考察,同時還在外交上與俄國達成協議,即英國入侵西藏,俄國入侵東北。
但是沒想到的是,西北軍竟然突然入藏,將英國派去意圖洗劫拉薩的軍隊來了一個全殲,這對於英國的殖民史來說,是並不多見的。
對於英印度總督來說,這絕對是一個無比頭疼的事。這叫投資失敗啊!本來想去掠奪一筆錢財,結果什麼沒搶到,反而還死了一堆士兵。
儘管那些印度士兵不值錢,但是英軍士兵的折損還是要撫卹金的。不僅作戰物資損失,裝備損失,還有人員損失,更有面子上的損失。
而且對於英國來說,從此以後在西藏將會多出一個需要防備的勢力,這才是讓人頭疼的地方。
印度總督只能將入侵西藏失敗的訊息報告到英國首相那裡了,很快就收到了本土傳回的命令。
“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把士兵們接回來。西藏問題可以,可以暫時先擱置。”
英國政府顯然意識到,西北軍的存在,英國要想入侵西藏是討不到什麼好處的。西藏這個地方,首先沒有太大的掠奪意義,經濟上非常差,只要能通商就行了。英軍入侵西藏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搶劫而已,因為**和那些寺廟有錢。
如果英國伺機報復,大舉進攻西藏,根本就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就算是能成功在西藏搶劫一把,但其結果也是得不償失,與投入無法成正比。
因此英國政府決定暫緩入侵西藏,並決定向滿清政府提出交涉。與此同時,入藏西北軍則一路推進到了亞東,成功的收復了這一地區。
正當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日俄戰爭的時候,這天西北日報再次報道了西北軍於西藏全軍入侵英軍的訊息。
這一次不同的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