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個時代的瀋陽叫奉天,不過這是滿清改的名字,因此西北還是以瀋陽為稱。

“反正是俄國人出錢,只要不把工人累倒,那就冒雪修。”張奎發說道,按照沈凝雲的預測,明年2月份日俄戰爭即會爆發,時間比較緊迫。

“我們的罐頭廠,以及藥品製造廠建設得怎麼樣了?”沈凝雲問道,這些東西在日俄戰爭當中都是能產生高盈利的。

“德國的裝置已經到了,工廠正在組建,不用一個月就可以開工。”孫繹龍說道,西北集團建立西藥製造廠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

這個時代西藥技術最高的還是德國,德國有大量的藥品向世界銷售。但是德國將這些藥品製造技術視為不擴散的技術。西北政府本來想要直接買德國人的裝置,結果德國佬不賣。如此一來西北集團只能想辦法自力更生了。最後沈凝雲不得不親自出馬,將那些西藥的生產裝置圖紙設計出來。

這時代的西藥並沒有太多種,而且都是一些很基本的藥品,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技術性,雖然沈凝雲不是學制藥的,但是起碼也知道這些藥品是如何製造出來的。而且也請教了一些從歐洲請來的藥品專家,生產技術完全不是什麼問題,只在於生產成本,也就是裝置是否先進。

搞到最後,沈凝雲親自設計裝置,能用上電動機的都用上了電動機,其裝置比德國佬用的還要先進。

德國人幫他們生產的裝置,也只是零部件,核心部分的動力方面還是自主製造,然後自己進行組裝。

這些西藥的利潤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免稅的情況下,一般能夠產生60%%u5de6右的毛利潤,如果像磺胺藥那樣的藥品,剛出來的時候絕對是暴利,磺胺藥的生產方面,也確實讓西北集團狠狠的賺了一筆,現在還是十分暢銷,只是價格隨著德國、英國、美國的磺胺藥的陸續投產而下降了,但是專利費搞到手了。

罐頭廠則是用來生產軍糧用的,部隊作戰時期補給不夠方便,士兵也無法攜帶太多的熟食,罐頭有不小的軍事意義,同時這些罐頭還可以賣給俄國人。

戰爭消耗的無非就是藥品、糧食、紡織品、軍火,這些都是俄國人缺乏的東西,如果鐵路修通了,西北抓住這個機會,即可從沙俄那裡獲得大筆的黃金。

俄國人在外東北攫取了大量的黃金,沙俄皇室的黃金可是十分多的。

日俄戰爭即將爆發,你為了做準備,西北上下極為忙碌。工業建設寒冬未止,鐵路修建更是在寒冬中展開。

對於西北集團來說,要建設的工業很多。

其中多是以盈利或農業為主要目的的,到了年底,紡織業便非常忙碌了,一個秋天新疆、甘肅的棉花都收成了,陝西、中原、華北、江淮的棉花也都收成了,西北紡織業從這些產棉區購買了大量棉花。

倉庫裡的棉花堆積了近三百多萬噸,紡織業經過一年的產能擴充,紗錠數量瘋狂擴充到了三十萬錠,並且到了冬季還在瘋狂擴張。

這些紡紗、織布機器都是用電動機驅動,執行非常的平穩,導致棉布不僅質量好,而且機器可以做得更大。

這些機器大部分都是德國佬生產了零部件然後送到西北來組裝的,對於這種能盈利的輕工業專案,西北集團也不糾結是否買辦的問題。反正以最快速度建廠,以最快速度讓廠子轉起來即是賺了,而且機械裝置的核心還是自己生產的。

煉油廠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榆中煉油廠順利的產出了汽油和柴油,同時還有潤滑油,在燃油品種方面基本上是完全了。

其中潤滑油用的是‘溶劑脫蠟法’生產的,此時世界上有生產潤滑油的國家,多是用一種像釀酒一般的工藝來生產潤滑油,生產效率低下,成本也比較高。

1905年將會出現‘發汗脫蠟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廣泛應用,但這種技術如今還未出現,就已經被西北煉油業給‘淘汰’掉了。

機器都是需要潤滑油的,不管是內燃機還是電動機,或是蒸汽機,就是普通的馬車車軸都需要潤滑油。

之前沒有潤滑油就用植物油,或者到洋行買一些潤滑油。如今西北自己能生產潤滑油,顯然不僅能供應內部市場,還可以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場去。

在汽油生產上,則使用熱裂化技術,焊接技術成功的研究了出來,使西北機械裝置製造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焊接技術改變了昔日只有鉚接工藝的限制,使裝置製造可以更加自由和簡單。也使熱裂化汽油生產技術得到了應用。

不過當前生產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