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鐵良必須被這個黑鍋。

而且如果不是鐵良抓捕了西北革命黨,也不至於釀成如此後果。

鐵良目前生死不知,但就算是活下來,顯然也活不久了。那可是二十萬新軍啊!僅因鐵良都陝西去攪和就沒了。

慈禧此時很是懊惱,不知道怎麼的,這些年運氣越來越差了。若是之前沒有聽信鐵良的鬼話,也不會鬧得如此被動。

不過現在想這些已無意義,慈禧更擔心的是,西北軍是否會一路打到京畿地區,到時候都不知道要往哪裡跑了。

“現在西北亂匪打到京城來又怎麼辦?”慈禧問道。

這時候慶親王出列說道:“啟稟老佛爺,臣認為應當立即派人和西北軍解釋原委,若是能罷兵息戰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派,派,派,趕緊派人去。”慈禧又有些不知所措,聽到慶親王的提議,立即同意了下來。

然而就在慈禧與一群大臣緊急商議的第二天,西北軍便以三個師為主力東出潼關,沿著鐵路線一路向東攻伐。

接下來的局勢變化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西北政府通電全國。

“西北自庚子年以來,專心實業,莫有出格之舉。今朝廷對西北猜忌有加,勾結英國損害本國之工商利益。為維護中國工商之利益,西北軍今將盡起義軍八十萬清君側,以還朝廷之清明。”

西北軍號稱八十萬,把一些督撫給嚇尿了。

同時祭出‘清君側’這個法寶,使各省督撫有了妥協的餘地。

河南巡撫率先與西北政府簽訂《中原互保》協議。旋即湖廣、江淮、四川各省皆與西北政府迅速簽訂《中原互保》。

《中原互保》約定,各省只需保護西北工商業正常運營,西北軍作為回報,將不對各省進行攻伐與佔領,同時各省不得派遣新軍攻擊西北軍。

特別是湖廣、江淮等商業活動發達地區,對於這個《中原互保》非常歡迎,此時滿清對地方控制能力低下的問題再一次暴露了出來。

那些商業發達區域,工商階級皆不希望陷入戰亂之中。而這些區域的督撫作為這些工商階級的代言人,自然也是先考慮這些階級的意志。至於滿清朝廷,能不能保住都還是兩說。

僅僅一天時間,新軍就覆滅了近一半。另外一半多的新軍還遍佈在各省,無法集中兵力,這如何阻擋西北軍的攻勢?

反正湖廣、江淮各省是不想摻和這渾水,不管是朝廷打贏了還是西北軍打贏了,咱日子照樣過,只要不把戰火燒過去就行。

西北軍則直接北上,撲向京畿地區,大有直搗黃龍之勢。

第100章 掉坑裡的禁衛軍

由於西北軍打出的是‘清君側’的旗號,因此各省也有了簽訂互保協議的理由,同時因為之前應對八國聯軍入侵時簽訂了《東南互保》,各省都對這一套很有經驗。

《中原互保》協議簽訂後,各省按照之前東南互保的慣例,在本省組建保安隊,整訓軍隊以維護地區穩定。

各地漢族督撫們,是儒家教育出身,對於地區穩定是非常看重的。由於他們自覺的維護地區穩定,西北的商品輸出未受到太大影響,也就是因為鐵路要運輸軍用物資而少出口了一些,但是西北集團在各省投資的資產都未遭到衝擊。

慈禧則快要被氣瘋了,此時才發現能調集的軍隊,只有北洋六鎮及兩個禁衛軍。也就是將近10萬的兵力。

這10萬的兵力當中,北洋還有兩個鎮在山東。

滿清政府一邊急電山東兩個鎮入京勤王,一邊立即派人與西北政府和談。

此時的西北高層,驚喜的發現,只要打垮了滿清這十萬兵力,就可以奪取整個中國的政權。

“中國現在就像是一個爛攤子,出了什麼問題,屎盆子都是往統治者頭上扣的,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我認為不應該這麼快接手整個中國。”沈凝雲發表了他的觀點,“我們西北雖然現在有點錢了,但如果分攤到各省的開支去,就顯得僧多粥少了。”

“另外,一場大戰,將消耗掉我們的財力。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反倒不如先讓滿清苟延殘喘幾年,我們再讓滿清賠一筆錢,從而壯大我們的實力,並繼續削弱滿清的經濟實力。當我們足夠強大時,我們再一個省接一個省的吃過去。”

沈進文很認同這個路線,說道:“昔日明太祖奪天下的方針就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我們雖然軍事實力比滿清要強,但是並不具備吞下整個中國的能力。如果強行要吞下整個中國,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