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兩億兩白銀,相當於2。77億銀元,六年的軍餉都夠了,這妥妥的都是戰爭紅利啊!難怪沈凝雲不興奮。

搶劫致富路,果然是一年不開張,開張就吃好幾年。

不過目前世界上最多錢的並不是中國,在中國內部也搶不了幾次了。搶漢人的錢是萬萬不能做的,作為一個漢人政權,團結的自然是漢人。能搶的,也是如今的滿清達官貴人,滿清是異族政權,就算是搶那些漢族官員,也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畢竟他們是給異族當狗腿子,搶了不會引起內多大的內部問題。

錢最多的是英法等歐美國家,日後要想繼續搶劫致富,就必須搶歐美的銀子,才能像現在這樣,一搶就是一大把銀子。

當然,西北軍的在北京大肆查抄那些滿清達官貴人們,還是引起了一些反彈。例如那些之前還在觀望的一些官員,很快都知道西北軍的‘真面目’,要想讓他們支援繼續西北政府取代滿清政府是不可能的了。

一時間西北政府在那些滿清官僚眼裡就是臭名昭著了,只不過西北政府並無接管整個中國的意向,因此也並不需要怎麼爭取他們。

此時的中國就是一個爛攤子,在無絕對權威的時候,是壓不住的。西北政府沒有貿然接管整個中國,是最為明智的選擇。所以西北政府也不介意得罪那些滿清官僚。

一時間《大公報》等報紙都紛紛報道了西北軍的這一行徑,批判者有,讚賞者有。

批判者認為,西北軍匪氣不改,便如昔日的李自成的農民軍入京一般,大肆的拷餉,結果軍隊迅速**。

這是在暗指西北軍就像是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軍,終究不成氣候。

但是上海《西北日報》則輕描淡寫的進行報道:“西北軍進入北京後,秩序井然,對百姓秋毫無犯,官兵買賣公平。同時西北軍對北京城進行了財富再分配,並對作戰中損毀的百姓資產進行賠償……”

一句財富再分配,就將抄家的舉動輕描淡寫的概略了過去。後面重點報道西北軍如何如何的紀律嚴明,其中一大篇是報道西北軍賠償老百姓被損毀財物的。如保定老百姓,戰鬥中被損毀的莊稼、民房,人員傷亡都列入賠償範圍。

這樣的賠償只是小錢,但是卻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在經過報道後,民眾普遍支援西北軍,並支援西北軍對那些達官貴人的家產進行查抄。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滿清政府毫無抵抗能力,此時的中國局勢極為不穩定。一旦西北軍要擴大戰爭,日本和英國根本無力阻止。

因為日本和英國都威脅不到處於內陸中的西北政府,而他們既然要保住滿清,自然不可能進攻滿清還在佔領的地區。

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都相繼介入,就連德國此時也不支援西北政府發動戰爭奪取中國政權,儘管德國人沒有明確表態,但其介入事態時的舉動已經表明了這一點。

西北政府也不想擴大戰爭,雙方在列強介入後,迅速達成臨時停火協議。

只是,西北的那些少壯派不這麼想。

對於西北軍拿下北京,西北少壯派非常激動,這些少壯派青年學生,此時是西北的棟樑之材,來自全國各省的文化青年,普遍都是少壯派。

這些少壯派青年高喊推翻滿清,希望西北政府能夠儘快的組建一個佔領整個中國的漢族政權,將所有同袍都從滿清統治中解救出來。

如果西北政府這時候與滿清及列強達成妥協,那麼必然遭到詬病。

但是此時確實不能打,第一中國還不到真的要打的時候。此時滿清還是有幾年氣數的,還有一群終於滿清的人存在。

再則明年全球橡膠股票熱潮就要到來了,這時候如果和英國佬的關係搞差了,沈凝雲在國際市場渾水摸魚的計劃就泡湯了。

同時,西北政府這麼點兵力,如何控制整個中國?

當然,兵力可以擴充,但是行政人員等方面呢?還有財力等方面呢?

種種方面都註定了西北政府不能繼續打下去,一旦無法快速解決滿清,那麼將會給中國帶去動亂,對老百姓來說不是在解救,反而會使老百姓的損失更大。特別是在各列強都支援滿清,抵制西北政府的時候,強行開戰絕不可能快速結束戰爭。本來中國就是一個爛攤子了,再打上一場那就更是千瘡百孔了。

此時如果能夠停戰,西北政府不僅能要都一筆賠款,同時還能多割據一兩個省的地盤,並且抄家獲利頗豐。從財政上來說,這一場戰爭西北政府已經拿到了足夠的好處。

如何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