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趙維書在亞東地區等待機會的同時,也在積極的尋找機會。一邊對中印邊境的地形進行勘察,對英軍佈防進行偵查,一邊加強守備力量。
這場反擊戰對於西北政府來說極為重要,事關日後邊境穩定。誰都不想在這塊地方投入太多的錢。西藏的商業利益本身不會太大,但西北政府是不允許在通商問題上與英國妥協,因此現在就是拼消耗。
西北政府與英國印度殖民地拼消耗顯然是有一定劣勢的,因為物資要運到西藏,比英國的路途要遙遠。不過英國的優勢也不是太大,畢竟打仗消耗的以軍火為多,英國人要從本土運軍火,而西北軍工業在軍火製造上,成本佔優勢。雙方半斤八兩,差距不會太大。
06師與07師1905年到達了西藏山南地區,趙維書有了足夠的兵力,隨即於中印邊境拉開了反擊戰序幕。
趙維書及參謀部商議後決定在山西口發動一次反擊戰,多路部隊聯合行動,對佔據山西口的印軍施行圍殲。西北軍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以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以2個團實施迂迴,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切斷敵人退路,形成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多路向正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參戰各部於1905年8月10日至15日分別向指定位置開進,至17日,先後與印軍警戒,偵察分隊接觸,但印軍未發覺西北軍企圖。17日晚,西北軍迂迴部隊在登班擊潰英軍兩個營,切斷了德讓宗——邦迪拉之間的通道。
六千多英軍被包圍在了這一地區,此時英軍才發現西北軍已多路逼近,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英軍隨即撤逃,但西北軍架起來機槍,在狹窄的通道上守得密不透風,英軍根本無力衝破西北軍的火力網。
儘管英軍擁有火炮,而迂迴到英軍後方的西北軍沒有火炮,但是英軍的火炮多是小口徑的,根本無法對躲在工事裡的西北軍造成多大的打擊。
18日晨,西北軍發起總攻,於當日佔領西山口、申隔宗、德讓宗。19日,西北軍佔領邦邊拉,並於略馬東地區圍殲印軍近千人。隨即我軍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展開搜剿,一部向南追擊,於21日進佔吉莫山口、比裡山口、鷹窠山口一線。至此,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英軍6300餘人,其中俘虜4000餘人,英國士兵被俘1500餘人,印度士兵2500餘。
這次反擊戰來得極為突然,英國印度殖民總督根本來不及反應,六千多英軍便已被西北軍一口吞掉。
此戰過後,英軍已折損在西北軍手上1。7萬兵力,同時也打出了西北軍的威名。
英國隨後只得放棄武力逼迫西北政府在西藏開設商埠的想法,這個想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在與西北軍的對決中,英軍在軍事裝備上首先就吃了虧。西北軍有大量機槍,數量比英軍還多,同時還有先進的榴彈炮,並非是英軍的野炮可以抗衡。在兵員素質上,英國士兵與印度士兵並不是很適應高原氣候作戰,而西北軍雖然不是那麼適應,但是卻經過了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
英國外交大臣麥克馬洪,只得在談判中放棄了他畫的麥克馬洪線,而是轉而與西北軍商議俘虜贖買問題,以及雙方在西藏邊境的佈防兵力協調。
既然西藏已不能為英國帶去利益,那麼保障西藏方向對印度沒有威脅才是最重要的,西北軍所展現出的戰鬥力,已具備了威脅印度的能力。
按照西北政府的要求,雙方暫時擱置爭議,在邊境線上留下一個寬20公里的緩衝區,同時各自邊境駐軍不得超過2萬人。
這個協議簽訂後最高興的自然是**了,不過**也有新的顧慮,西北政府是否會威脅到西藏。
不過就這一問題,西北政府很友好的邀請了**到蘭州訪問。
**在蘭州,看到了西北財團的發展。張奎發向**是三十提出,以入股西北財團的方式入放棄農奴制,即以不損害西藏宗教利益為前提,相當於是將西藏民眾的活力釋放出來,從而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從而不僅西藏宗教地位不減,還能拿到更大的利益。
無非也就是用更先進的生產力,從而把產出的商品增加好幾倍,這樣一來大家分一分就都夠了。
**對於這種模式很是滿意,十分積極的加入到了西北財團當中。相當於是地方上的財團分部當中,西藏地區其宗教佔較大利益份額。把資源開發出來,大家都有錢賺,都有利益。
另外一邊,日俄戰爭依舊打得如火如荼,相比之下,俄軍比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