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經驗,也是可以傳授的。

有句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精密製造業也是如此,有人傳授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為高階技工。因為有了一些方面的意識,還要有練習的機會,也就是大量的生產訂單,從而不斷的實踐,將師傅教的東西不斷的吃透。

西北的精密製造不缺實踐機會,西北財團將生產力大規模普及到生產環節當中,就需要大量的機械裝置。

“以我們當前的鋼鐵產量,每年的鐵路建設長度,應不少於三千公里。在這方面,必須提早規劃。做出一個詳細的可執行方案出來。”沈凝雲對詹天佑說道,詹天佑很是吃驚,驚呼道:“三千公里!“

“對,三千公里對於西北財團來說,不存在資金上的問題了。”沈凝雲說道,西北集團修建鐵路,自然是要集資的。而這次趁著日俄戰爭的機會,西北接到了近五億銀元的訂單,相當於這五億元將分到西北政府、財團、工人手中。相當於是西北的財富多出了五億銀元,加上西北財團此時不斷的向外出口商品、開創收入渠道,自然是有錢可以集資的。

“那就太好了,只要有鐵路,我們中國肯定能夠追上歐美洋人的腳步的。”詹天佑吃驚過後也是十分振奮,他作為一個工程師,自然明白鐵路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工業生產離不開鐵路,戰爭同樣也離不開鐵路。

沈凝雲則沒什麼感覺,三千公里的鐵路而已。財團的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每年修建三千公里鐵路,以西北的工業生產力來說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只在於這個錢誰出,什麼樣的財富分配方式而已。等到日後工業規模大了,每年三千公里只是小意思而已。

第086章 日俄戰爭尾聲

1905年,西北人口暴增的一年,這一年移到西北的人口多達八百多萬人,西北經過兩年的大規模移民,人口已經增長到了三千萬左右。

這三千萬人口中的勞動力,被西北政府及西北財團充分的動用起來,大量投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業生產當中。

此時的日本,工業人口才二十多萬,其他大部分都是農業人口。西北的情況不同,西北的農業人口正在減少。

因為大量地主以土地入股西北財團,土地被大量的兼併。土地兼併之後,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都是以工人的方式進行勞動生產。農忙時招臨時工,農閒時只需要保持少部分的長工,就可以解決農業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問題。

如果是佃農和自耕農,他們平時也就是農忙時比較忙碌,其他時間多是閒著沒事幹,於是勞動力資源就被浪費了。

同時水利資源的建設方面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水利設施被不斷的修建了起來,同時在沒有什麼機械化農業的情況下,畜力被大量的使用,同時農機也開始普及開。在沒有內燃機農機的時代,還是有很多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的農機的。

糧食加工方面也集中處理,也提高了生產力。

生產力提高之後,相當於農業不需要投入那麼多的人。則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可以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工業生產當中。

西北的農業產出,也因為化肥的投入,使糧食產量迅速增加,就以當前這三千萬人口來說,西北農業資源只要開發出來就能養活。

鋼鐵產量這一年增長到了60萬噸,張掖鋼鐵基地第一期已經開始投產,使西北鋼鐵產量翻了一倍。

因為日俄戰爭的原因,鋼鐵這一年不愁銷路,不需要刻意的增加鐵路建設以消耗掉那些鋼鐵。

西北政府這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在迅速的提高,農業上在農業稅改革後反而沒什麼稅收徵收上來,因為財團要對農業投入資金進行農改等建設活動,因此西北政府還得補貼一筆錢,但是在工業上的稅收卻是大幅度的增加了。

同時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也開始增收,都開拓了財源。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主要是增加中高產階級的稅率。普通收入階層和低產階級,則鼓勵民眾消費。

日俄戰爭打了一年多還未打完,俄國之所以能夠支撐,還是因為西北政府在不斷的為俄國輸出戰爭物資。

這引起了英國很強烈的不滿,發出照會警告西北政府,但是西北政府無視了英國人的警告,繼續向俄軍輸出作戰物資。

同樣的,日本也在買西北所生產的作戰物資。

兩邊的錢都賺。

西北兩年下來,一共為俄國輸出了4億銀元的物資,而為日本輸出了1。5億元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