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德國方面失去了海外市場,一時間經濟也很挫。而美國的貸款一時間還沒到德國,這個時候********趁機大規模引進工業人才,很快就引進了一大批的歐洲技工、工程師。

這個時候的歐洲人經歷一場大戰之後,已經將歐洲視為最不穩定的地區,有資本逃離歐洲的人,都大量的在戰後逃離歐洲。

逃離歐洲去哪裡?

美國~!澳洲!還有********!

其中從歐洲獲得最多工業技術人才的還是美國,在選擇********還是美國的時候,很多歐洲人對中國還是有固有的偏見、傲慢和無知。

不過********的引進條件比較高,可以確保那些工業技術人才的生活,去中國比到美國更保險,所以也有不少歐洲人選擇跑到中國謀生。

去澳洲的則一些沒什麼工業技術的,又能承擔移民費用的中產階級,他們想去澳洲過寧靜的生活。有些也跑到了加拿大,加拿大的生活也較為寧靜。

跑到********的歐洲工業人才,普遍都是一些想賺錢的。********的待遇高,到中國去賺錢很容易。而到美國,則沒有明確的待遇,很大程度上是碰運氣。不過美國這個時候在搞工業體系升級,正好也需要大量的工業人才。但是美國沒有像********這樣刻意的招攬工業人才。

第277章 中東局勢

歐洲工業人才的外流,也意味著歐洲將失去世界工業中心的位置,中美的崛起,已經成為了的全球爭霸戰爭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必然比原先歷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可怕。

沈凝雲時常憂慮這個問題,不過既然已經走上了爭霸全球的道路,********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

退卻意味著接受失敗,儘管********可以確保亞洲霸主的地位,但如果沒有取得全球霸主的地位,一切都是不穩定的。

沈凝雲在春節過完之後,便投入了軍事建設當中。

這個時候西北國防軍兵力已經達到了三百萬,大量部隊被建設了起來,不過最核心的還是西域軍區的第1軍和第2軍,這兩個軍率先完成裝甲機械化,第一軍軍長孫萬山,第二軍軍長馮明海,都是當初從清泉寨出來的,之所以能做到軍長,主要還是他們二人能跟上步伐,對新的軍事知識能學進去。其他當初清泉寨的老資格們,不少還在軍中當軍官,但是很多隻能停留在基層軍官的層次。而有些則因為無法適應軍中的變化,基本上都是文化跟不上,所以已經離開部隊了,對於這些跟著起家的人們,張奎發自然不會虧待,離開軍隊後都是富家翁。

孫萬山和馮明海是清泉寨中湧現出的最為優秀的兩名軍官,不僅跟得上步伐,而且能力很強。

胡靜林此時已經被調入最高統帥部了,他平時沒有指揮權,一旦上戰場就是集團軍級別的指揮官,可以指揮幾十萬上百萬的兵力。

胡靜林是西北軍校第三期畢業,不算是老資格,但軍事才能最為突出,屬於西北軍官中的棟樑之才。

這天西北最高統帥部召開了一次會議,沈凝雲在會議上說道:“當初乙巳年(1905)我們西北軍和英國人在西藏打了一場,當時並未和英國人正式簽署邊境勘定協議。去年,我們又和英國人談,結果沒談攏。”

沈凝雲有些無奈的說道:“既然英國佬不識抬舉,等開春的時候,就在邊境上教訓他們一頓。”

“如果我們只是要教訓英國的話,在領土上肯定是沒有足夠的利益的,畢竟雙方邊境上,就算是打下來,不是高原就是山區,短期內也沒什麼利益,所以在西藏地區就首先排除,畢竟那裡作戰比較費勁,而緬甸北部山區還算不錯,儘管是山區,交通雖然不是很方便,但是在那裡英軍一樣交通不便,西南軍區又擅長叢林作戰,正好在緬甸北部山區發動一場邊境戰爭。”趙維書看著地圖說道。

正如他所說的,邊境戰爭短期內在領土上沒有什麼實際利益,而領土方面一旦和英國徹底撕破臉皮的話,能取得的不僅僅是邊境那麼一點地方。

但是西北政fu有政治上的利益,歐美的政治思維和中國是不同的。中國認為以和為貴,一旦挑起爭端就算勝利了,則恐遭長期戰爭的風險。

但是西方人不這麼認為,西方人此時無時無刻都如盜賊一般盯著世界各國,哪個國家能有利益可以搶奪必然前去搶奪。

你不打他,他還認為你軟弱,只有教訓了他們,才能讓歐美這些國家和你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