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德國那邊有技術,這個時候全世界也就是********和德國大量應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工業體系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這個時候的美國,只要把錢砸下去,在德國的技術支撐下,美國工業的廠房、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都在那裡,要想升級還是很容易的。
美國的工業體系一旦升級,加上其龐大的國土,以及逐漸被美國掌控的加拿大以及南美各國,美國正在向超級大國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開始野望全球了。
英國在這次大戰中打掉了上百億英鎊軍費,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衰弱了。美國人已經開始想要取代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了,而美國的龐大工業成為了美國的強大底氣。
只是唯一的變數卻出現在遠東,遠東的********此時卻是強勢崛起,工業規模已經超越了美國。
這個時候的********,工業規模真正成為了世界第一。
特別是在重型裝備製造業方面,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技術上都超出了任何一個國家,這個時候重型裝備製造業排名第二的德國,完全和********沒法比了。
********的重型裝備製造業,此時每天都在製造著大型農機和重型施工機械,以及大型的機床、飛機等等。
********的重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使得********的生產力正在瘋狂提升,也使得********能夠有足夠的財富生產能力支撐這個國家的福利,也能夠讓國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能瘋狂的擴充軍備,碾壓一切敵人。
********此時已經在中國民族資本這個托拉斯怪獸的經營下,變得極為恐怖和猙獰,隨時可能將整個世界一口吞下。
不過這頭巨獸暫時還在微微打盹。
美國這頭托拉斯巨獸也在崛起,未來的世界將是托拉斯巨獸的戰場。而英法卡特爾小怪獸已經落後與時代了,德國的辛迪加怪獸雖然也很強悍,但是模式和托拉斯還是差了一點。
美國的此時已經開始走向了工業升級的時期,工業升級所帶來的是強大的生產力,也以為著新的消費市場。
因為生產力的提升,使得資本家可以製造出新的商品進行銷售,其中汽車將是主要的產品。
美國很快就可以走上一個市場繁榮的時代,美國也能在戰後找到足夠多的鋼鐵消耗產業,不過美國的經濟市場還是受限於人口的,就算是全部美國家庭都能消費得起汽車,依舊沒有辦法和********的龐大市場相比。
更何況這個時候的美國生產力並不是那麼高,全部家庭都消費得起汽車那是不可能的,依舊會有大量家庭消費不起汽車。
相比之下,********卻又足夠的生產力讓全部民眾都消費汽車,因為這個時候********在鋼鐵冶煉、汽車製造方面的成本都更低,相當於生產力更高。另外機械化農業使得生產力大大提高,施工機械的大量應用也加快了建設速度。
********的生產力足以讓大部分的家庭都消費得起汽車,現在只是一個財富分配的問題罷了。
********接下來同樣也將迎來更加繁榮的經濟,因為********的市場是遠未飽和的,這個時候市場活力強大,各種消費都將出現。
例如購買了汽車的家庭,接下來可以消費電器。
還沒有汽車的家庭,則可以消費汽車。
而更高產的階級,可以消費高檔汽車,也可以消費各種還未普及的電器,這樣的層次劃分之下,各個收入的階層都有足夠的消費專案。
這麼多的消費專案可以保障********的經濟一直超越美國,而且差距還會進一步的拉大。
這一年對於********和世界來說都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就像是一條分界線,********真正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界限。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生產力能夠和********相比了。
德國也不行。
德國作為戰敗國,加上勞動力隨著戰爭大量喪生和殘疾,經濟發展也將出現大問題,接下來的德國只能靠著美國過日子了,幫美國生產各種工業裝置和機械。
美國暫時還未完成工業體系升級,生產力還比較低。
********的生產力則最強,但是普及得也還不夠大。
接下來就是全面普及的時期了,這個時候********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