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9部分

持參戰而破壞了中立,好在戰爭已經結束了。而在天災上,也是西北政fu率先發出疫情警報,並提出了有效的防疫措施,才使得********免於大規模的流感侵害。”

《中華日報》此時繼續鼓吹,大力讚頌,讓段祺瑞感覺很不安。

儘管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有點智商的都能看得懂。

經過歷次的對外戰爭,沈凝雲的聲望這個時候已經無人能及。儘管沈凝雲看似基本上不插手行政,但是此時被塑造成民族脊樑的沈凝雲,絕對是登高一呼,天下響應。

段祺瑞對於此時的********,也是非常滿意的。

********能夠崛起,廢除不平等條約,軍事強盛,百姓富足,這一切都是願意看到的,所以段祺瑞此時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和西北爭霸天下的野心。

不過北洋集團的利益要確保。

此時的北洋軍事集團,實際上更像是混日子。而當前的日子好過了,如果能站住腳,還怕不能榮華富貴?

而希望就在北洋財團身上,北洋財團只要能夠發展起來,如今********正在快速的發展富裕,自然是利益不可限量的。

此時的北洋軍事集團,完全就是向錢看。

出於中國民族財團的進攻性和優勢性,北洋集團自然也是長期與西北軍事集團隱隱對立的陣營。

如今全國統一,爭的無非就是利益。

爭奪利益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掀桌子,這個時候民心就很重要了。中華日報顯然是西北的喉舌,讓北洋軍事集團很是被動。

儘管北洋軍事集團也扶持了幾家報社,但是銷量平平。發行渠道完全和中華日報沒法比,而且新聞素材也不夠豐富,很多時候對北洋軍事集團的吹捧也讓民眾看著感覺很假。

沈凝雲這個時候對付北洋軍事集團的佈局已經是完成了。

直系的曹錕被拉攏了過來,廣西陸榮廷也被拉攏了過來,這兩個都是潛伏下來的棋子,隨時可以讓北洋軍事集團四分五裂。所以這個時候沈凝雲對北洋集團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

夏季快要來臨了,沈凝雲依舊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軍事建設上,沈進文這天對他問道:“近來有什麼進展?”

“第二架戰略轟炸機已經制造出來了,過幾天就要進行試飛。”沈凝雲回答道,提出戰略轟炸機需求的是前年了。

經過一年多的設計和實驗,中間製造了一架,效能不盡人意,設計進行了最佳化後,再次製造出了一架。

這次造出來的戰略轟轟炸機用的後掠翼設計,有四臺1800馬力的強大發動機,不過具體的效能怎麼樣,還得試飛後才知道。

第283章 天罰轟炸機

夏日的天空,碧藍如洗,驕陽似火。

西北高層早早的就來到了空軍實驗機場,這裡基本上除了工作人員外,只有西北高層可以進入。

這座實驗機場,也是西北戰略機場之一。

一架一架的飛機停在機場上,各種機型都有。而且幾乎都是金屬飛機,很難想象,這個時候世界各國都還是用木構飛機的時候,西北的飛機制造業已經可以製造大型的金屬飛機了。

其中體型最大的,無非就是那一架停在起跑線上的新型轟炸機。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西北飛機制造廠研製出的新型戰略轟炸機,機翼長達49米,實在是個龐然大物。

這款戰略轟炸機,設計上採用後掠翼技術,發動機率先採用增壓技術,設計航程為8000公里,載彈量為1萬公斤。

在武器設計上,則沒有任何的機槍和機炮。理念是透過超高的速度,以及更高的升限,讓敵人的戰鬥機都摸不到。

這也是********的戰略轟炸機與後來的美國b29轟炸機,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有所區別的地方。

歐美將轟炸機變成空中堡壘。

西北飛機制造廠則受沈凝雲的影響,沒有在戰略轟炸機上加裝什麼武器裝備,而是憑藉先進的發動機和設計,讓戰略轟炸機飛得更快,飛得更高。

至於航速,具體能達到多少,沒人知道。

“這樣的大飛機,造出來要多少錢?”張奎發站在看臺上對沈凝雲問道。沈凝雲說道:“這架轟炸機花了300萬元製造出來,如果能形成生產線的話,製造一架應該在100萬元上下,如果工人工資上漲的話,一般造價也不會超過120萬一架。”

“100萬,那倒是不貴。”張奎發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