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劉邦開創了大漢,中間雖有漢武帝劉徹的雄才大略,使得大漢朝能夠讓當時的匈奴聞風喪膽,這中間不乏衛青、霍去病等大將,他們就好比是楊老英雄,為了國家甘赴殺場。
大漢末年,黃巾之亂,在亂世之中出現魏蜀吳三國,魏朝有雄才大略的曹操,蜀國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軍事奇才諸葛亮,還有趙雲、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這些猛將,東吳也有智慧堪比於諸葛亮,勇敢堪比趙雲的周公瑾,還有魯肅、陸遜、太史慈、甘寧等大將。
雖然保持了幾十年的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到最後,還不是輸給了老謀深算的司馬一?這中間大大小小的戰義不知有多少次,死的將士也不知有多少!
三國之後,便是朝代更替最為頻繁的時候,晉朝之後的小國便不提了,有的幾年甚至幾個月便換了一個皇帝。
隋朝文帝雖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但他兒子幹了不少壞事,傳聞將宮中鬧得大亂,甚至最後為了得到皇位,不惜親自殺害他父皇,等他得到皇位之後,便即大興土木,讓天下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天下一片哀鴻之聲,民不聊生!
這期間有不少英雄為了解決這亂世的災難,紛紛起義,不乏有瓦岡寨,王世充這些人,但最終還是讓李淵得到了天下,他的兒子李世民廣攬人才,對待有識之士曲身相待,最終幫助李淵得到了天下。
李世民可稱得上是唐朝最開明的皇帝,魏徵等大臣直言勸諫,那時的唐朝可謂人才濟濟,財力豐富。但到最後,還是得走下坡路,每個朝代均是到了頂峰,便逐漸衰退,正所謂物極必反。
唐末也是亂世,中間有許多人都想在這亂世之中脫穎而出,於是這些人為了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土地,四處召集人手,四處征戰、嘶殺,他們的手裡已經沾滿了鮮血。
但到最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讓天下想稱雄稱霸的人無計可施,趙氏宋朝自開朝以來,雖然國土狹窄,四圍盡是敵國。
這些國家均對大宋朝虎視眈眈,均想吞併中原宋朝,於是便染起了戰火,遼人侵宋,但有楊老英雄鎮守邊關,雖然保得了安寧,但其間的無辜生命便又喪失了多少?
到了後來,金國南侵,蒙古南侵,讓大宋朝的百姓處於永久的戰亂之中,不得安寧。其間有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奮力抵抗,郭大俠也為大宋盡了許多力,最終雖未抵擋得住蒙古人的鐵騎,英勇戰死殺場,但他的事蹟讓天下人景仰!
雖然失敗了,但這又能怪誰呢,朝廷昏庸,不發兵,不發糧食,郭大俠雖有報國雄心,他和黃幫主二人雖身負絕世武功,但終究難敵蒙古人的千軍萬馬,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這是成千上萬隻手,就憑他夫婦二人,怎能成就大事?
最本質的原因便是朝中無人,君臣昏庸,這大好的河山便給蒙古人奪了去。忽必烈一統中原,建立了元朝,在這一百多年裡,天下一片混亂。
江湖上更是嘶殺滿天,不少幫派在這場爭鬥之中蕩然無存,這個混亂的時期,最受苦的還是百姓,沒衣穿,沒屋住,沒糧食,他們承受著痛苦,哀鴻一片。
在最後,朱元璋驅逐外敵,建立了大明朝,其間雖有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但到今日呢?滿清鐵騎還是像當年蒙古人那樣對我大明用兵用強。
但看朝中,魏忠賢專權作耿,胡亂朝綱,力主求和,山海關內,袁大人奮勇抗敵,力主求戰,他二人的觀點背道相持,究竟誰對誰錯呢?
也許袁大人的做法值得大家的讚許,但這又如何?犧牲的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沒有了百姓,也就沒有了軍隊,沒有了軍隊,這國家便不復存在,國家沒有了依靠,就任人宰割。
倘若天下的人都想著太平,都想著安安靜靜地生活,那麼江湖沒有了爭鬥,朝廷沒有了殺戮,百姓就能安居樂業,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啊!”
那男子拍手道:“少俠此番話語真對歷朝歷代的朝代更替分析得透徹無比,又將物極必反的道理闡述得如此明瞭,少俠這一番話語真讓楊某人霍然開朗啊。
是啊,若是人人安安寧寧地生活,沒有貪婪,沒有名利財富的追求,只淡泊地生活,天下就能安定了。
這正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想法,但是人畢竟是人,我們平凡之人逃不過這些凡塵俗事的困擾,都有私慾,都有追求,都有歡喜憎惡,若能真的擺脫這些,天下也就太平了。
少俠有如此想法,真是少年出英雄啊,我結交你這位少年朋友,我歡喜得緊!”
韓靈兒聽到關雲飛說出這番話來,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