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爺一本他道:";剛愎任性貽誤軍情。";那時紀大將軍參一員官也只當一個臭蟲那個敢出來辯這冤枉?可憐就把個鐵錚錚的漢子立刻革職拿問陷在監牢不上幾日一口暗氣鬱結而亡。以致十三妹姑娘弄得人亡家破還披了萬載不白說不出口的一段奇冤。她這等的一個孝義性情英雄志量如何肯甘心忍受偏偏的又有那老母在堂無人奉養。這段仇愈擱愈久愈久愈深愈深愈恨。如今不幸老母已故想了想一個女孩兒家獨處空山斷非久計莫如早去報了這段冤仇也算了卻今生大事。這便是十三妹切齒痛心顧不得守靈穿孝、盡禮盡哀急急的便要遠去報仇的根子。無奈她又住在這山旮旮子裡外間事務一概不知。鄧九公偶然得些傳言也是那鄉下老兒談國政。況又只管聽她說報仇報仇究竟不知這仇人是誰;更不想便是他聽見的那個紀獻唐所以一直不曾提起。直到安老爺昨日到了褚家莊才一番筆談談出這底裡深情的原故來。
這又叫作";無巧不成話";了。
讀者你看這段公案那紀大將軍在天理人情之外去作人以致辱沒兒女英雄不足道也。只他這個中軍從紀大將軍那等轟轟烈烈的時候早看出紀家不是個善終之局這人不是個載福之器寧甘一敗塗地不肯辱沒了自己門第耽誤了兒女終身也就算得個人傑了。不然他怎的會生出十三妹這等晃動乾坤的一個女兒來?
當下那尹先生便把這段公案照說評書一般從那黑虎下界起一直說到他白練套頭。這其間因礙著十三妹姑娘麵皮卻把紀大將軍代子求婚一層不曾提著一字。鄧九公和褚家夫妻雖然昨日聽了個大概也直到今日才知始末根由。
那些村婆村姑只當聽了一回豆棚閒話。
卻說十三妹起先聽了那尹先生說她這仇早有當今天子替她報了去了只把那先生看作個江湖流派大言欺人;及至聽他說的有本有源有憑有據不容不信只是話裡不曾聽他說到紀家求婚一節。又追問了一句道:";話雖如此只是先生你怎見這便是替我家報仇?";尹先生道:";姑娘你怎麼這等聰明一世懵懂一時?你家這樁事便在原參的是忌刻之罪九十二款之內豈不是替你報過仇了?";姑娘又道:";先生你這真個?";尹先生道:";聖諭煌煌焉得會假?";姑娘道:";不是我不信要苦苦的問你。你這句話可大有關係不可打一字誑語。";尹先生道:";且無論我尹其明生平光明磊落不肯妄言;便是妄言姑娘只想你報你家的仇幹我尹其明甚事要來攔你?況你這樣不共戴天的勾當誰無父母可是欺得人的?你若不見信只怕我身邊還帶得有抄白文書一紙不妨一看。只不知姑娘你可識字?";鄧九公道:";豈但識字字兒忒深了!";那尹先生聽了便從靴掖兒裡尋出一張抄白的通行上諭遞給鄧九公送給姑娘閱看。只見她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撂在桌兒上把張一團清白煞氣的臉漸漸的紅暈過來。兩手挾了膝蓋兒目不轉睛的怔著望了她母親那口靈良久良久默然不語。
讀者你道她是什麼原故?原來這十三妹雖是將門之女自幼喜作那些彎弓擊劍的事這拓馳不羈卻不是她的本來面目。只因她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遁蹤空山遊戲三昧的樣子。如今大事已了這要說句俳優之談叫作";叫化於丟了猢猻了沒得弄的了";。若歸正論便用著那越州和尚說的";大事已完如喪考妣";這兩句禪語。看這兩句禪語聽了去好象個葫蘆提。讀者你只閉上眼睛想作一個人文官到了人閣拜相武官到了奏凱成功以至才子登科佳人新嫁豈不是人生得意的事?不解到了那得意的時候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再如天下最樂的事還有比飲酒看戲遊目快心的麼?及至到了酒闌人散對著那燈火樓臺靜坐著一想就覺得象有一樁無限傷心的大事兜的堆上心來。這十三妹心裡此刻便是這般光景。鄧九公和褚家夫妻看了還只道:";自從她家老太太死後不曾見她落下一滴眼淚此時聽了這個原故定有一番大痛。";正待勸她只見她悶坐了半日忽然浩嘆了一聲道:";原來如此!";便整了整衣襟望空深深的作了一萬福道:";謝天謝地!原來那賊的父子也有今日!";轉身又向那尹先生福了一福謝道:";先生多虧你說明這段因由省了我妄奔這趟。
我倒不怕山遙水遠渴飲飢餐;只是我趁興而去難道還想敗興而回?豈不畫蛇添足轉落一場話靶?";回身又向鄧九公福了一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