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題是《經正則庶民興》;童題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詩題是《學然後知不足》生、童一題得";知";字。題目出了懸掛起來。安公子坐在堂上正襟危坐一步不移。那些生童各歸號舍用心作文。等到申末早已淨場。放牌畢禮房將生、童卷子呈進。安公子那時幕中早有各大憲薦來師爺看卷子者數人當將卷子分給這幾位師爺評閱自己也拿了幾本卷子看閱。那文字卻不過平鋪直敘敷衍成文連看數卷都是如此也止好降格以求隨意取了在特等。
次日午後門上回進來說顧師爺到了。安公子聽說心中十分歡喜忙吩咐開正門相請。忙換了衣冠迎出大堂。止見顧朗山隨身便服緩步登堂。公子忙叫應道:";朗山先生真是信人果然五十日之期臺駕已到。弟在此無日不盼望。";一面說一面上前攜手同行一直步入簽押房中。朗山長揖打躬公子恭恭敬敬還揖讓座送茶又吩咐備酒筵與顧師爺接風。
彼此先說些途路之事慢慢說到觀風考試不久就要出棚去考。
安公子就把那衛方伯所說的話說與朗山一遍自己已寫信進京請示烏老師若以為可再行人奏。";先生你看此舉如此一辦何如?";朗山道:";此舉是正辦。從來學院雖說放告不過管的學中之事地方之事不與聞焉。此番既蒙皇恩命為觀風整俗使即昔日之巡按那詞訟自然要辦。遇著疑難大案焉能限以時日?這是考試文章不能兼顧的所以必須奏明請旨定奪。若命專司考校則易如反掌又不耽沉重。但是風俗焉能在考拔文人中就能轉移?非大人振作一番嚴辦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