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手裡的東西。
這時,知琴匆匆跑了過來,“張小姐!張小姐!”
張溶月回過神,忙起身,將手頭上的東西巧妙的塞進袖子裡,轉頭微笑,“我在這呢!”
知琴一見,鬆了口氣,“張小姐,王妃找您呢,您快跟奴婢回去吧!”
“哦,好!”
78、靖難篇(八)
公元1391年十月,南京,張石府邸。
門前高高懸掛的白色燈籠,身著白色麻衣孝服的僕人丫鬟,神情匆匆而悲悽。
大堂中央點著的蠟燭,在陰沉的天色下,暗淡微弱,一陣陰冷的風吹拂而過,燭火搖擺不定。
上好的棺木裡,平靜的臉容,禁閉的雙眼。
哪怕是死亡,也從不畏懼,這,就是張石對皇上的忠心?
方孝孺靜靜的凝視著棺木裡已經無法再睜開眼睛,無法再與自己喝茶笑談天下事的友人,無法……再一臉憂容的問自己,該怎麼辦?
瞥了眼一旁已經哭得昏死過去的張石的家人,方孝孺慢慢轉身,心頭問著,“張石,如此作為,可是值得?”
可惜,這個值得,自己永遠也無法知道。
或許,張石最終的選擇就是他的回答?
當方孝孺走向大門時,大門方向正緩緩走來一人,雖然一身素衣,但束髮的金色冠,腰間的黃金帶,都昭示了此人的身份非凡。
頓下腳步,方孝孺彎腰拱手作禮。
來人止住腳步,抬手虛扶,低聲說著,“方先生不必多禮。”
“謝皇上。”方孝孺低聲簡潔的說著,慢慢起身。
來人,正是朱允炆。
“先生也是來祭拜張石老師的?”朱允炆問著,神情很是溫和,微微帶著一絲歡喜。
但方孝孺只是垂下眼眸,拱手恭敬道,“回皇上的話,是的。”
“那先生可否稍等片刻,待朕祭拜了老師,就與先生敘話。”
方孝孺微微沉默了一會,低聲道,“請皇上恕罪,草民還有要事,不便逗留。”
朱允炆微微皺眉,有些不悅,但看著方孝孺雖然一副恭敬模樣,但眉宇間卻頗為堅持,想了想,便溫和笑道,“既是如此,那朕就改日再與先生敘話。”
“草民告退。”方孝孺說罷,便彎腰恭敬作禮,走向大門。
待方孝孺退下,緊隨朱允炆身後的一人低聲道,“此人不過是一介平民,仗著民間的幾分威望,便對皇上如此無禮!!”
“夠了!”朱允炆低斥一聲,冷冷道,“不許對方先生無禮!”
“這位大人大概不知道吧。方孝孺可是為天下讀書人所敬仰,博學多識,豈是你等可以隨意辱沒?”緊接著,黃子澄冷笑的聲音便響起,語氣極其嘲諷。
“你——”那人被黃子澄如此嘲諷,不由氣結。
“夠了!”朱允炆再度冷聲開口。
“是,臣等失禮了!”黃子澄和那人忙恭敬作禮。
“哼!”
朱允炆心情頗為煩躁,轉身,揮手進了靈堂。
看著靈堂中央的棺木,朱允炆微微深吸一口氣,藏在袖子裡的手不由緊握成拳。
想起那日……
“老師!你這是做什麼?!”他有些驚愕的看著進來拜見自己後,便撲通跪地,不肯再起身的張石。
“微臣是來告別皇上的……”
“老師?你在說什麼呀?!”他更加愕然。
“黃大人……都跟微臣說了……”跪伏在地的張石抬起頭,露出很是平和的微笑。
他卻不由臉色一變。
“皇上……成大事者決不可猶豫懦弱。”張石靜靜的說著,神情是這般冷靜。
他怔怔的盯著張石,有些艱澀的開口,“老師……”
“黃大人的計策非常的好,或許這樣子,我們的勝算會更大!只是,皇上,那李景隆乃無才無德之人,皇上最好還是選派盛庸或者鐵鉉,這兩人都是才德兼備之人……”張石細細的分析著,說完,又頓了頓,輕聲道,“至於方孝孺,他與我乃多年至交,無論才學或是德行,此人都在我之上,最重要的一點,他在民間的威望極高,只是,這人一身傲骨,且對燕王朱棣和世子朱高熾都頗為賞識,但,皇上可以放心,這人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是絕對會站在皇上您這邊的……必要的時候,這人,皇上可以用之,至於如何用,皇上不妨與黃大人商討……”
“老師!!”他終究忍不住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