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月色,這個時間,已經是三更了吧。
看了眼窗臺,若往日沒有及時出現在書案上,一般三更時分就會出現在窗臺上,但這時……還沒有……
朱高熾的心很不安。
老爹……沒事吧?
怔愣的站了許久,朱高熾才回過神,想著書房外頭守著的三保和知琴,朱高熾便轉身走了出去,一開啟房門,便見知琴靠著門框頭一點一點的昏昏欲睡,身上蓋著三保的外衣,而三保,幾乎在朱高熾開啟房門時,便馬上轉身,恭敬作禮,“奴才見過世子。”
“三保,你送知琴回去睡吧。今晚我睡書房。”朱高熾溫和說著,頓了頓,瞅著馬三保神情有些憔悴,便開口說道,“你也別守著了,好好休息,休息夠了,你才能保護我不是?”
馬三保一怔,抬頭見朱高熾眼眸溫和帶著淺淺的笑意,便低下頭,低聲道,“奴才一定會保護好世子!但是……也請世子照顧好自己。”
朱高熾笑眯眯的點頭,“放心吧。我會的。”
馬三保這才攙扶著知琴退下。
朱高熾看著馬三保和知琴離開,才合上房門,轉身,走向書案,幾步遠的距離,便見書案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封信。
朱高熾一怔,隨即不由咧嘴一笑,快步走了過去。
走近了,便見信的封口上,墨色筆跡的畫了一隻肉包子模樣的圖。
朱高熾快速的拆開信,拿出信,展信一看。
信上的內容很是簡單:
李景隆必會攻打北平,熾兒要多加小心!
仔細看那筆跡,甚是匆忙,必是匆促間寫下的。
朱高熾凝視著,不由鬆了口氣。
看來,老爹現在平安無事……。
低頭盯著李景隆三字,朱高熾心頭一沉,看來,北平的安穩日子要結束了啊。
********************
公元1391年九月。
朱棣率軍援救被朝廷軍隊圍攻的永平,李景隆聞訊,率軍朝北平撲來!
這日,清早,朱高熾急速召集朱高煦和朱高燧,張輔。
“李景隆要來了。”朱高熾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說著。
朱高煦等人頓時神情一緊。
張輔神情凝重,“世子!屬下這就去準備!”
朱高熾擺手,溫和一笑,“別緊張!你先去把在北平城外盧溝橋的守軍撤了。”
張輔一怔。
朱高煦驚訝,朱高燧則是幾乎馬上開口急急道,“大哥!不可!那可是咱北平城的第一道守衛!”
“沒事。”朱高熾悠然一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才繼續慢吞吞的說著,“就是要讓他知道,我們北平已經沒有了守衛的能力……”
朱高熾說罷,朝張輔呵呵一笑。
張輔若有所思,看著朱高熾,恭敬拱手道,“是!屬下這就去準備!”
朱高煦和朱高燧這時還是甚為不解,但見張輔奉命而出後,也只好怏怏的待在一邊。
待張輔退下後,朱高熾看向高煦和高燧,神情嚴肅,“從今日起,張掖門和西和門由你們兩人負責守衛!”
朱高煦和朱高燧心頭一怔,想不到大哥竟會讓他們負責守衛城門,心頭有些激動,忙拱手應下。
又細細的囑咐了一些事情,朱高熾便讓高煦和高燧下去好好準備。
又將手上寫好的東西交給三保,叫三保交予北平布政使李大人。
三保忙應下。
於是,這日——
北平城門周圍出了一份告示。
告示很簡單,其一是,即日起,北平戒嚴,百姓不得出城。入夜即刻歸家不可逗留生事。其二是,每三日,百姓可到府衙領取米糧,每七日,府衙會開辦義診。其三,凡北平百姓,已經落於戶籍十五年以上者,可報名參於守城。
告示一出,百姓們紛紛圍了上來,看著告示,有人大聲讀出,有人指指點點,一時間,甚為喧譁熱鬧。
朱高燧趴在城樓上,看著底下百姓的議論紛紛,不由撇嘴,“大哥就是麻煩!”
“三少爺此言差矣!世子此舉甚為精妙!”
朱高燧皺眉轉頭看去,“道衍大師,這話何意?”
道衍看著底下百姓們,慢慢開口,“雖然敵軍未至,但戒嚴全城,杜絕細作入城,發放米糧,開設義診,穩定人心,爭取百姓的認同,戶籍十五年以上者才可報名,一來表示不會無故徵兵,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