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血管吻合術

”翻到了第七頁,一個斷裂的血管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咳咳!先生們,請安靜!”

輕輕咳嗽了兩聲,引起大家注意之後約翰大聲道:“下面,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一種處理破裂血管的新方法——血管端-端吻合術……

……

血管吻合術,也是現代外科學的根基之一。

對於21世紀的外科醫師們來說,外傷手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器官移植、斷手再植等等技術也早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但是對於19世紀末的外科醫師們來說,這些技術卻如同幻想小說一般。對於他們來說,處理人體的出血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比如說刀傷導致的大出血等,直到約翰穿越的時候才剛剛發明了止血鉗,但是後續的血管處理則始終是一個難題。

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從血管的作用講起。

稍稍學過生物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血液最大的作用就是給全身各處提供營養,遍及全身的血管給組織和細胞帶去氧氣和各種物質。所以一旦血管斷裂,區域性組織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就很容易壞死。比如說斷手再植,重新連線斷手的血管,保障其血液供應就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說白了,血管吻合術就是把受外傷而斷裂的血管重新連線起來。

不要以為做到這一點很簡單,似乎只要用線把它們縫合一下就可以了。事實上任何一名外科醫師都知道,這可不僅僅是類似“裁縫”的工作,必須要考慮到血管的張力、後續的癒合等等因素。而對於19世紀末的醫師們來說,想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難了,這就好像21世紀的高中生都知道人的血型有幾種,但是這個時代的醫師卻根本沒有這個概念一樣。

在沒有麻醉藥的時代,醫師們幾乎不可能對血管進行手術操作,即使做了,疼痛、感染和失血也會要了病人們的命。所以18世紀的醫師們嘗試縫合血管非常困難,直到麻醉劑出現,外科手術消毒開始興起,人們才開始真正嘗試著去“縫合“斷裂的血管。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因為器械、技術不過關,外科醫師們很難做到這一點。

再過兩年,也就是1894年的時候,法國總統遇刺而導致腹部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這件事情觸動了一位醫學生——卡雷爾,他開始探索真正有效的血管吻合術,並最終發明了血管三點固定法。因為這個發現,以及隨後他到美國之後進行的器官移植研究,卡雷爾在1912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因此對於19世紀的外科醫師們來說,這項技術的重要性卻遠不是可以用文字來描述的。如果有了這項技術,醫師們處理各種外傷導致的血管破裂將會更加有效,也將為未來的斷肢再植和器官移植等技術的發展打下基礎。

約翰今天要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血管的端端吻合術。

對於未來的醫師們來說,這是外科最基本的技術之一,約翰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亨氏綜合醫院的外科醫師們配合著他,進行了十幾次動物實驗和數例人體實驗,最終“完善”了這種血管端端吻合術。

在安排《新醫學雜誌》發表有關論文的同時,約翰選擇了在倫敦發表這一項研究成果。而且他也堅信,有了之前打下的堅實基礎,亨特拉爾版的血管吻合術絕對不會像歷史上的卡雷爾那樣得不到重視,至少在美國、英國和德國,他相信這項技術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普及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