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主持人姐姐說,“像我爸,我小時候考試不大行,我爸竟然讓我去測智商。”
主持人也目瞪口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發展。席冰抱著胳膊,至今猶有點生氣,“我當時氣壞了,把我爸臭罵一頓。我媽就屬於一切隨緣,戀愛腦型別。我們家最好的人是我姥姥、姥爺、爺爺、奶奶。
我姥姥做菜特別好吃,我就是遺傳了我姥姥做菜的天賦。我姥爺愛唱歌,打小就教我認識樂譜,吹口風琴,吹小笛子,我的音樂啟蒙都是來自我姥爺。我奶奶也有音樂天賦,我奶奶唱戲可好了,我常跟奶奶唱黃梅戲。我爺爺會木工、還會織毛衣、織圍巾,聽說還會做旗袍。他上大學時,學校戲劇社演出,我爺爺特想參加,可他演戲不行,只能做後勤,就是給大家演出服裝。”
席冰說話風趣,把主持人都逗得發笑。最後,他還自己總結,“我是一對50分爸媽,外加滿分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
主持人問,“那冰冰你給自己打多少分呢?”
“我謙虛一點吧,九十分。”
主持人笑問,“那要不謙虛呢?”
“不謙虛當然是滿分了。我一直覺著自己挺好的。”
“冰冰你希望中的父母是什麼樣子呢?”
席冰說,“要溫柔、體貼,每天出門前打招呼,主要得對小孩兒好,要有愛,還要陪我玩兒,最好能百依百順。”
主持人忍笑,“你這要求有點高啊。”
“不高。”席冰說,“我看很多描寫80後的書,80後才是最幸福的一代呢,當時有很多‘小公主’‘小皇帝’的話,就是用來形容80後獨生子女的。我小時候也是獨生子女,就比較生不逢時,我爸媽是80後,他們小時候是大王,大了還要做大王,又嬌氣又霸道,主打一個不講理,特別讓人苦惱,我都不知道要如何引導他們。”
慢慢地,主持人從生活聊到學習。
主持人說,“我們都知道,冰冰總體的高考成績很好,平時你是怎麼平衡演藝與學習的呢?”
席冰在公共場合說話會非常謹慎,他先說,“首先,這次高考成績相對不錯,是基於我以前的成績的。不要說全市,就是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同學成績比我好。至於演藝和學習平衡的事,這個很簡單,平時就在學校上課,選歌、練歌、錄專輯一般是在休息日。演戲都會排在暑假,這樣就互不干擾了。”
主持人細問,“平時呢,平時有沒有戲約?”
“有啊。公司會幫我回絕掉,因為我得上課,不能耽誤學習的。”席冰說。
“會不會覺得可惜?”
“不會的。我是要做演員的人,以後可以拍一輩子的戲。但是上學不一樣,正式讀書的時間就這麼幾年。而且,讀書對演戲有很大幫助,像我剛開始演戲,對劇本的理解就比較淺。我現在讀劇本會更順暢,對細節的把握也比以前更好。”席冰認真地說,“這當然有拍攝經驗更豐富的原因,但我認為跟我一直在讀書的關係也很大。”
主持人問,“平時都在讀什麼書?”
席冰說,“我大部分時間是在讀名著,我以前讀書很少,現在也在讀。”然後,席冰把自己在讀的書名告訴了主持人。
“冰冰你這次語文考文考得非常,全市第一名,有什麼訣竅嗎?”
席冰想了想,“多讀書吧。我以前人有點笨,但是自從我開始讀書,我發現智慧見漲,成績也慢慢變好了。”
主持人忍笑,問,“平時的讀書習慣是什麼樣的?”
“每天晚上讀兩個小時。”
“每天都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