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零,莫非這空白的期間還能藏著什麼秘密?

第二十章夜襲

“你知道鳳凰的特徵嗎?”原羽問道。

“知道。”我回答。

原羽把一系列傳說神話中的鳳凰特徵說了一遍,大概內容就是:鳳凰形體甚高,約六尺至一丈,具有柔而細長的脖頸(蛇頸),背部隆起,喙如雞,頜如燕,羽毛上有花紋,尾毛分叉如魚,以植物為食(竹根),雌雄鳴叫不同聲(雄曰“即即”,雌曰“足足”),好結集為群,來則成百,不善飛行,穴居(居“丹穴”,“鳳穴”),足腳甚高(體態如鶴),行走步態倨傲而善於舞蹈。

“這特徵能說明什麼?”我很不明白。”這從古生物學上來說,就是在說大鴕鳥啊!”原羽繼續說道。

我一聽,人就懵了,怎麼優美的鳳凰被原羽說成了笨拙的大鴕鳥?正想問個明白,帳篷我們的人忽然驚叫起來,我皺著眉頭想,不會哪個倒黴鬼又自燃了吧?這樣下去還得了,遲早全隊要燒個精光。

我和原羽出了帳篷一看,很多人都在營地的一處低坡上圍觀,我看到那裡沒人著火,心裡才平靜下來。跑過去一看,原來是隊員裡有人來這裡尿尿,結果尿把地上的泥土一沖刷,居然衝處處了一個幾副巨大的石畫。我擠進人群,他們知道我是考古專業的,所以都主動讓出一條路子。我藉著燈光一看,這些風格有些史前巖畫的風格,看顏色和石頭的侵蝕,的確是史前的特徵。

圖畫眾多,看得我眼花繚亂。不過,仔細一看,還真給原羽的話嚇了一跳,因為其中一副的畫面上方有兩隻鴕鳥,其前有一無頭輪廓的人面像,下又有五隻鴕鳥。右旁還有——人面。頭飾長羽。其下,有一馬鹿,尾上翅。鹿前足下又是一鴕鳥及一隻動物。其間似有兩條被肢解的肢體。最下方,有一輪廓,似抽象人面。

我心裡一驚,還真有鴕鳥畫像,莫非真給原羽說中了?石畫上還有許多神秘文字,何凱教授說過神秘文字出自這裡。所以看到我也不驚訝。這副畫鑿刻如此眾多的鴕鳥、人面,還有鹿、肢體等等,只能作一種解釋。就是這是一個娛神、媚神地場面。

只是,有一點我不明白。這裡所祭禮的是什麼神呢?我轉頭看向另一副畫,結果就找到了答案。這是一副先民拜日的圖畫,畫上的內容是在半山腰上,拜日者虔誠地站立在大地上,雙臂上舉,雙手合十過頂,朝拜太陽。被朝拜的圓圓太陽,高懸於天際。除了這一副畫之外,還有很多關於太陽神和羽人的形象畫。

我記得鳳凰是中國的太陽之鳥。而《周禮》中記祭祀太陽的舞蹈,正是一種戴羽舞和執羽舞。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巖畫中同時出現鴕鳥、太陽、羽人以及拜日者。絕不是偶然地。在上古,我想,鴕鳥實際上也許真的是作為太陽神鳥而受到崇拜的。鴕鳥在中國瀕於絕滅地時間,大致可推定約在距今四千——六千年左右——這正是傳說中的黃、炎帝時期。這一時期以後,關於鳳鳥出現的報告,愈來愈趨於稀少。偶或出現,即被看作具有吉祥涵義的珍異。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內,鳳凰的傳說,由上古以一種真實鳥類為原型的動物圖騰,演變為既有宗教意義、又具有政治意義的一種靈鳥神話。

“難道原羽這小子說得沒錯,鳳凰真的是鴕鳥?”我心裡迷惑萬分。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內蒙古陰山——狼山地區也曾發現大批史前原始巖畫,位於狼山南麓格爾敖包溝(漢代逆方郡所在地)有一組石巖畫群。其中編號第13組中有一副畫和這裡發現的有些類似。

大家興奮地圍觀著,議論中帶著很開心的感覺,畢竟這次行動如果沒什麼突破,回去那就沒面子了,而且也對不起死去的兩位隊員。看得出來,石畫本來是豎立著地,滄海桑田,一副副石畫都倒塌並且被塵土掩埋,要不是隊員的一泡尿,或許我們就不會發現。

“羌塘不是一直沒有人煙嗎,那這幾副畫是怎麼回事?”隊員裡有人問道。

“這就是我們來這裡的原因了,都知道了還來這裡幹嘛?”林月走進人群,低頭看著石畫說道。

我不發言語,看著石畫和上面的文字,心裡十分不解。或許,上萬年前,這裡並不是無人區,也許存在過一個神秘的國度也說不定,只是它一直沒有在歷史文獻,或者遺蹟中出現,所以這裡文字才無法解釋。隧道盡頭地石器就能說明這一點,目前幾無人類活動能力的羌塘居然能發現古人類遺蹟,說明千萬年前這裡氣候應該還很暖和,適合人類居住,只是後來發生了變化。

忽然,人群中幾個人倒下了,大家隨即一陣恐慌。仔細一看,那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