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出彩虹一般絢麗的光彩,在凜風吹拂下,向著那三尊神揚揚灑去……
河灣領地。
正在主持著收押俘虜、統計戰利品工作的甘道夫,猛地抬頭,仰望天空。
時值黃昏,天空之中,除了那一片片的火燒雲,並無任何異狀。
但甘道夫瞳孔之中,卻倒映出了三顆流星,先後劃過天際的情形。
“神殞?居然有三尊神,同時殞落……這絕不是正常情況,一定是有人弒神!”
他皺著眉頭,自語:“位面戰爭期間,發生神殞事件,多半是輪迴者出手。看來我們猜得沒錯,這個世界的神,離開神國,就會暫時失去權柄,變成普通的六星強者……而六星級的土著,哪怕是神,又怎麼會是……六星級輪迴者的對手?”
他搖了搖頭,嘆息:“弒神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神也有正邪善惡。但無論哪個神,都是相當惜命的存在。能將神激怒,讓神不惜冒著殞落的風險親身下凡……那位弒神的輪迴者,該是何等邪惡的存在,又做下了何等天怒人怨的惡行啊!”
【求月票~】
316,神子的繼承人【1/3求訂閱】
與草原軍團決戰完勝後,歐陽靖的領地,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十萬草原軍團,最後成功逃入北方草原的,只有不到五千人。其餘九萬多草原大軍,不是被斬殺,就是被俘虜。
戰後,歐陽靖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
一祭諸神,感謝他們庇佑己方旗開得勝。
二祭英靈,將此戰之中,英勇戰死的五十餘位三族戰士的靈位,送入新落成的英靈殿中。
三祭慘死於草原軍團鐵蹄之下的草原部落民,以此增加融合的牛頭人、半人馬凝聚力。
最後,將九萬餘草原軍團,無論生死,統統送上祭壇獻祭。
這一次大規模的獻祭,為歐陽靖帶來了九萬多華夏先民。
歐陽靖領地人口,一舉躍升至近十五萬人。
而有了十餘萬主體民族的基本盤,歐陽靖亦可放開手腳,融合異族。
戰後一個月,歐陽靖領地人口發展到二十萬。
其中有十三萬華夏子民,四萬牛頭人,三萬半人馬。
河畔城池,再次擴建,成為一座可容納三十萬人口的“大城”。
城中設立神殿區,建起一座“眾神殿”。女媧、神農、蚩尤、英招四尊神像,正式移駐眾神殿中。
主殿供奉神系之主,至高無上的大地之母、媧皇陛下。
神農、蚩尤、英招三神,各駐一座偏殿,呈眾星捧月之局。
在這個有神的世界,神既是精神寄託,亦是死後歸宿,更是融合異族的精神紐帶,疏忽不得。
所以在眾神殿建設期間,歐陽靖召集領地上所有的宗教人士,集體編纂諸神教義。
前職業佛門仙子師妃暄,前坑人專家,以及主持過原始的部落圖騰祭祀儀式的牛頭人、半人馬薩滿,華胥氏族巫祭等等,均參加了諸神教義編纂。
佛女石青璇、天生次級神甘道夫、老司機小龍女、神經病丁蟹等,亦提供了或寶貴或不靠譜的各種建議。
群策群力之下,僅用了半個月時間,諸神教義便已編纂完成。
之後,便由專業忽悠家師妃暄、主持,根據教義,培養神職人員。
半個月緊急培訓後,眾神殿落成的當天,第一批神職人員成功結業,入駐各神殿。
今後,眾位神職人員,便將負責向信徒佈道,以及主持每天的宗教活動、小型祭祀。
至於大型祭祀,仍然要由歐陽靖這位大地母親的“親兒子”親自主持。
緊抓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物質生產亦未放鬆。
飛速增加的人口,為歐陽靖的領地,提供了足夠的勞動力。
一座座農莊、牧場、礦井、伐木廠、採石場相繼落成。
城外大河下游的工業區中,鋼鐵廠、兵器廠、皮具廠、木器廠、紡織廠、造紙廠、瓷器廠……等等各種工廠,亦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
工業生產如火如荼,農業亦喜獲豐收。有了足夠的糧食以後,歐陽靖再次開始獻祭。
因現在還沒有與異邦進行商業活動,領地上甚至連貨幣都沒有,仍在實行配給制,歐陽靖便以工廠生產出來的富餘工業品鋼鐵器具、木器、瓷器、絲麻棉布、紙張等等,以及富餘的農業產品作為祭品獻祭,收穫居然也非常不錯,幾次獻祭之後,又收穫了五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