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童姥尚可輕鬆化解,可時間一長,歐陽靖掌上反震之力非但未見削弱,反而越來越強。勁力滲入童姥雙手之中,沿經脈衝突不止,已然令童姥雙掌隱隱發麻,乃至經脈微痛!
“這小子內力深不見底,氣息悠長無盡,惡鬥之際,非但不見消耗,反而越戰越強,他究竟是哪裡冒出來的怪物?”
童姥心中叫苦不迭,歐陽靖卻是悠然自若,嚴防死守之際,嘴角甚至還浮出一抹愜意笑意,似是為見識了天山童姥的精妙武學心中欣喜。
他當然不怕消耗。
他練的九陽神功,最是氣息悠長,回氣迅速,且自帶護體反震之力。
倚天之中,張無忌受傷動彈不得,單憑九陽神功護體反震,就能把敵人手腳震斷,乃至活活震死。
歐陽靖功力比張無忌深厚不知多少,又有進階出一副“無形鱗片”的古神道體,護體反震之力,比張無忌當然只強不弱。
天山童姥功力雖強,但哪比得過經朱果、吊鐘石乳強化過的歐陽靖?
要知道,就連身如羅漢降世,練出護體罡氣的少林掃地僧,功力都比歐陽靖遜色一籌!
事實上,倘若不是為了見識童姥武功,歐陽靖想勝童姥,根本無需與她比較招式。
一道化血神刀斬過去,童姥招式再妙,也全無用武之地。
之所以任由童姥發揮,除了見識靈鷲武學精妙之外,歐陽靖亦從中收益匪淺。
他從前固然強於力道、拙於招式,但這並非他天賦不夠,而是他主修功法特性如此。
此時與童姥一番交手,他心中漸漸有了些想法,覺得自己似乎也能做到像童姥一樣,信手拈來皆是妙招。
【求推薦~】
070,臨陣自創,軍道殺拳
又打一陣,歐陽靖心中想法漸漸成熟,腦中靈感串成一片,忽然一笑:“童姥妙招,果然精彩。在下也有幾手招式,請童姥指教!”
話音一落,歐陽靖撤開守勢,悍然反擊。
他這一反擊,天山童姥悚然動容。
因為歐陽靖此時使出的招式,赫然與她先前用過的天山折梅手招式,有著七八成相似!
但見歐陽靖雙手時而捏爪,時而作劍,時而化作手刀,時而宛如軟鞭,時而如掄大斧,時而如握大錘。一招一式,有模有樣!
初時,歐陽靖招式還顯生澀,轉圜間尚有破綻,遠算不上流暢,被童姥抓住機會,狠狠擊中他幾下。
不過歐陽靖有九陽神功、無形鱗片雙重護體,童姥足以摧碑裂石的攻擊,打在他身上,只是略微疼痛,並無真正傷勢。
再交手數十招,又硬吃了童姥幾記重擊,歐陽靖非但未倒下,招式反而越來越純熟,漸漸有了幾分童姥那般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風範,招式轉換間,居然再無破綻可循!
童姥心下暗驚,心說這小子怎也會天山折梅手?難道偷學了我靈鷲宮的功夫?
但二人拳掌指爪交相碰撞間,歐陽靖手上的力道,又與靈鷲心法大相逕庭。
童姥仔細品鑑,終於恍然:歐陽靖使的招式,雖與天山折梅手高度相似,但核心截然不同,並非以天山折梅手心法歌訣推動。不過招式精妙之處,居然並不比她的天山折梅手遜色。
童姥一時驚疑不定:這小子並未學到內功心法,又是從哪裡學來的招式?難道只是看姥姥我打了一陣,便已窺破我天山折梅手精要,將招式學了過去?但這又怎麼可能?若只單學招式,不明心法,不懂運勁訣竅的話,又怎能打出威力?不過虛有其表而已!
拳諺有云: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功不練武,到老白辛苦。
這其中,“武”指技法、招式,“功”指氣力、功力。
若只單練技法招式,沒有足夠的氣力功力,任是將招式練得花團錦簇、精妙絕倫,也只能欺負低手,遇上高手,不會有真正的殺傷力。
所以“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而若只練氣力、功力,不練技法招式,便只如蠻牛野豬一般,空有千斤巨力,也只懂直來直去。
若遇力小的敵手還可,儘可以力破巧。但若雙方功力相當,又該如何?
功力相當,一方不通技法,一方招式嫻熟,當然是招式嫻熟者輕鬆取勝。
所以“練功不練武,到老白辛苦”。
童姥知道,天下盡有天才人物,可於須臾之間,學去別人招式。但光懂招式又有何用?沒有內功心法,學了招式,也只是好看的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