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飛鋪開時裝卷》裡這樣介紹layefe女裝品牌:“layefe是一個成衣女裝品牌,面對都市白領,年齡定位在20至30歲。目標市場十分明確,使其整體形象策劃帶有顯而易見的自我風格。整個色彩感覺傾於素雅,中性色所佔比重較大。以職業套裝、裙裝為主,追求簡約、自然的設計風格,走休閒與職業化的中性路子,小批次、多款型。上市春裝以直線型柔軟裁剪居多。套裝領駁口線趨於抬高,駁領不再為這一季的設計焦點,變化的領型才是設計之主流,十分惹眼。肩部造型薄而挺秀,寬度適中。口袋的配置也很特別,袋線避免構成對衣身明顯的再分割,多嵌在結構線上。無扣或一個搭扣的設計加深了簡約典雅的印象。瘦身裁剪,摒棄一切額外裝飾,以服裝自身的結構線來顯示精心安排的裝飾效果,仿若無意的設計味道一點點洩露出來,卻又給人有意之感。刻意挑選的進口面料為設計精神的實現提供了優越條件,套裝的有款有型對面料要求非常高,故選用國際上流行的新型材質。手感細膩、疏朗,偏灰亞光色澤、閃色的、帶金屬光澤的套裝看上去有點‘酷’,但有節有度又不失女性溫婉風範。柔軟無骨的薄型料也被用於春裝中,透過效能優質的裡襯做出挺括外形,造成面料再設計之感。精湛的工藝與板型,不遺餘力地倡導了現代女性優越、明快、俏雅的新形象。layefe追尋與國際同步的流行性與內在品質,價位卻可讓一般之職業女性心儀,這便是它新上市就取得好成績的奧秘所在。”(《國際服裝技術》1998年1月號)陳逸飛引領他的產業隊伍創造的一個全新品牌就這樣誕生了。
第十章 服飾妝扮成產業(3)
王金躍說陳逸飛服飾品牌是現在最引人注目最時尚的流行品牌。王金躍在《逸飛製造》的文章裡這樣評述道:“1998年3月,一個叫layefe的女裝品牌正式登場。如果說,陳逸飛既當畫家又拍電影,是一種自覺的藝術行為,畢竟在電影史上,有像黑澤明和希區柯克這樣對繪畫也非常感興趣的電影大師為先例。那麼,涉足時裝領域,陳逸飛的行業跨度就顯示出來。他對此的解釋是:‘深感國內那麼多人都想穿好衣服,但國外品牌又太貴,一個搞視覺的有責任去設計好看又便宜的大眾服飾。’就像他筆下大多端莊的中國古典淑女的形象一樣,他把自己審美觀念帶進了時裝領域,風格優雅而又端莊。”“憑著自己的審美理念,陳逸飛又一次成功,美國《商業週刊》這樣描述道,走進陳逸飛的專賣店,讓人彷彿覺得這是在紐約或倫敦的高階專賣店。在中國的服裝市場上,來自海外、真正對逸飛服裝構成威脅的對手至少要在三年後才會出現。評價之高讓人嫉妒。”“現在,帶著逸飛製造的時裝由於陳逸飛本人的藝術神話已經成為白領階層的鐘愛的品牌之一。專賣店也已經開遍全國。”(《北京晚報》2001年12月6日)逸飛品牌,神速地成為知名品牌。
國際上很多知名品牌,都歷經長年歲月的打造,逸飛服飾品牌的迅速成名,跟他的畫作價格一樣,是一個文化神話。
02卷》 大視覺實驗視覺人生——陳逸飛傳品牌永遠
陳逸飛離世後,他的文化遺產留在了人間。服飾理念、服飾產業、服飾文化、服飾品牌,是陳逸飛留給後世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譚野在《陳逸飛的遺產:創意產業中國萌芽》的文章裡,這樣敘述和評價陳逸飛的服飾產業和服飾品牌:“陳逸飛定義的創意產業不僅包括服裝,之後他先後將他的創意理念嫁接到電影、廣告、網站、市政建設、房地產開發、專業教育等諸多方面。”(《大河報》2005年4月22日,《作家文摘》2005年5月13日)陳逸飛的這份遺產,厚重而珍貴,是國家的重要文化財富之一。
陳逸飛的離世,對國際服飾產業及中國服飾文化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具體到“逸飛服飾”,損失更大,也更具體。逸飛服飾的設計師王一揚說:“具體到某件衣服,我個人覺得,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逸飛服飾’背後的特質,不可避免,我覺得還是會有改變,畢竟從大的方面來說,公司的靈魂還是他,陳逸飛在這其中的地位是難以由他人代替的。”(黃斌等:《觀看缺失主角的後逸飛時代》,《新聞晨報》2005年4月12日)陳逸飛在中國文化的諸多領域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在繪畫、服飾領域更是如此。“逸飛服飾”的未來前景,需要深究陳逸飛服飾理念的真諦,方能理解、繼承併發揚光大。
陳逸飛的兒子陳凜在逸飛集團一直是主角之一,掌管業務開發和財務管理。陳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