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19時30分去看《尋槍》。
凡一平對陳逸飛的第一個評價:他是一個謙和的人。
要說名氣,陳逸飛當時可能是中國幾個名氣最大的文化人之一,凡一平沒有想到這位大名人如此謙和。凡一平為此感慨,真正的大師是沒有架子的,是最具平常心的。對好的藝術創意,陳逸飛總是儘快接納。陳逸飛則多次表示,凡一平為他提供了好小說《理髮師》和好劇本《理髮師》。凡一平為劇本增加了一個寡婦形象,陳逸飛與姜文一同叫好。
三年前的記錄,我一字不動抄在這裡。彷彿我又一次握著他柔軟而溫和的手——那是我們的第一次握手。我感覺到他的謙和,一定是從他的手開始。或許我也有一雙柔軟和溫和的手的緣故,他的手讓我感覺非常舒服。我的直覺同時告訴我,這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雖然他是大藝術家。但真正的大師正是不擺架子的,是最有平常心的人。他的手消除了我見面前的緊張和見面後的拘謹。我們很快就進入正題,開始了小說改編電影的討論。
第十八章 凡一平眼中的陳逸飛(2)
從北京回到南寧後,我按照陳先生的意思,對《理髮師》小說進行了改動,並把它變成了劇本格式。在初稿的劇本里,我自作主張增加了劉寡婦這個人物,這個人物的設定,後來不僅得到陳先生的贊同,還得到了姜文的認可。
陳逸飛與凡一平的第二次見面,說好是在南寧,並且姜文也一塊過去。可沒想到,兩位大忙人竟都沒能去南寧。應陳逸飛的邀請,凡一平為《理髮師》專程去了上海。這一次,陳逸飛給他的印象,再次印證了他在北京的判斷,這是一個謙和的人,一個具有平常心的人,一個講究細節和禮節的人。
陳先生本來約定,是要同姜文來廣西和我談劇本並簽約的,但他因為有事去了法國,兩人最後沒有來成。於是我去了上海。我記著是2002年6月18日,中午,我到了虹橋機場,來接我的是陳先生的司機小劉。他直接把我接到了雲峰大廈逸飛集團陳先生的辦公室。我再次見到陳先生。他非常忙碌,正在接受記者的採訪。那時候他簽約的模特卓靈剛剛獲得環球小姐的第三名,我在集團內部見到了她。我想她或許能成為電影的女主角或別的角色。陳先生見我到來,很快送走了記者。他不斷對我表示歉意,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他的謙和和儒雅。我們接著就聊起了劇本,一聊就是三個小時,後來他因為什麼事,不得不離開。到了晚上十點,他的司機小劉突然到賓館,說陳先生請我過去。小劉把我接到了泰康路陳先生的畫室。他正在作畫。見我來了,他放下畫筆。那晚他一直和我聊到了凌晨一點多。回到賓館,我根據我們一天的談話意見,連夜對劇本進行了修改,因為我感覺到陳先生是一個勤奮、敬業而又講究效率的人,我需要向他學習。第二天下午,當我拿著新改的劇本去見他的時候,他開口就說你辛苦了。這句話讓我感到心暖。晚上,陳先生帶我去參加一個有四百人參加的晚宴。在晚宴上,我見到了他年輕美麗的夫人。席間,陳先生還把我向他的外國朋友作了介紹。聚會之後,陳先生又單獨和我談了兩個小時。完了,親自送我回了賓館。
凡一平與陳逸飛結束在上海的劇本研討,雙雙飛往北京,與另一員大將姜文會晤。姜文條理清晰,一口氣給劇本提出五點看法。陳逸飛和姜文給凡一平的印象是,雙方很客氣,相互尊重,陳逸飛謙和、儒雅,姜文真實、坦率。
凡一平想,有這兩位大師攜手,不僅會藝術輝煌,而且會合作愉快。
兩天後的6月22日,我和陳先生飛往北京,因為姜文已經答應出演《理髮師》的男主角陸平。下午四時,我和陳先生來到與姜文約定的會談地點:國際俱樂部18樓。我們到的時候,姜文已經坐在那裡。他穿著一件黑色的T恤。我們已經不需介紹,因為拍《尋槍》的時候,我們在貴州的拍攝地就認識了。簡單的寒暄過後,我們直奔主題。姜文表示:一、劇本看得進去;二、能拍成一個不一般的電影;三、特別不像一箇中國已經有過的電影;四、我願意接受這個電影,“願意與陳先生您合作,與一平合作”;五、但是劇本需要修改,要把描述變成行為,要簡潔,女人性格要鮮明。那天我們的會談大約兩個小時,陳先生和姜文彼此都很客氣,互相尊重。陳先生謙和、儒雅,姜文真實、坦率,兩位藝術家的個性雖然不同,但是他們對電影的熱愛,卻是共同的。在隨後劇組正式成立,在劇本討論的過程中,陳先生和姜文的意見也沒有產生分歧。那時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不到半年,兩人竟不愉快地結束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