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袁盎就是一個兼有俠肝義膽和紳士風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歡結交江湖豪傑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也進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隱士、做俠士、做遊士,不管怎樣,袁盎都一視同仁,皆為朋友。其中有一個江湖大俠叫做劇孟,劇孟的鏡頭也曾在《漢武大帝》裡面出現過:劇裡面是講太尉周亞夫率兵平叛,有人報告說有人求見,周亞夫說誰都不見。報告的人說,這個人說他來這裡你一定會見。周亞夫問來人是誰啊,說是劇孟。周亞夫馬上換了態度說,啊,劇孟,劇孟得見見。還有那麼一個鏡頭,周亞夫說吳王劉濞如果此時還沒有把劇孟網羅在自己的帳下,那麼吳國這一次叛亂是註定要失敗了——這就是劇孟。

劇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後來罷官在家裡面待著,鬥雞走狗,遊山玩水,和劇孟常相來往。當時就有人勸他說,袁大人啊,劇孟是一個賭徒,他非常喜歡賭博,賭博可是一個很壞的事情,是很害人的,賭博的人你還是不要和他來往的好。袁盎說,劇孟是個好賭博的人,沒錯;但是你知不知道,劇孟母親死的時候前來送葬的車子有上千輛——這個人如果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緣?袁盎這樣說過 :我看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有了災難,上門求救,能夠不以父母在家為託辭的,也不裝作自己不在家的人,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季心,一個是劇孟。

季心是什麼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這哥兒倆都是大俠,但是特點不一樣。季布的特點是“重然諾”,季布只要答應你一件什麼事,絕對是要做到的。所以當時有一句話說“千金不如季布一諾”,你有一千斤黃金都不如季布說一個“諾”。我們現在看電視劇《漢武大帝》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所有人——本來應該按我們的說法說“是”的——他們都說“諾”,“諾”,相當於現在的“OK”。還有觀眾提出來說那個應聲聽起來像“No”。其實漢代的時候,“是”、“承認”就是“諾”,諾言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諾”是什麼意思呢?是、對、承認、認賬、埋單,都是“諾”。

季布是很重然諾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他們兩個都是舉世聞名的大俠。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誰呢?袁盎。那我們現在知道了,劇孟一個,季心一個,這些人都是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袁盎這個人是有俠肝義膽的。

司馬遷對袁盎的評價是:“仁心為質,引義慷慨”,“好聲矜賢,竟以名敗”。

那麼,袁盎既是一個有俠肝義膽的人,又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這也就是他最後死於非命的原因——因為他太關心國家大事,因為他堅決反對立梁王為儲,最終招致災禍。

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後定了一條制度,叫做父死子繼,以此來解決皇位的繼承問題。皇位的繼承問題在中國曆代王朝一直是個麻煩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秦始皇開創的這個新的帝國,在制度上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原來的世襲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個——皇位世襲,官員再不世襲了。在秦以前,西周、東周的官都是世襲的——你的爸爸是大夫,你就是大夫,將來你的兒子也是大夫,從天子到諸侯到大夫都是世襲的。秦以後呢,官們都不能世襲了,惟獨皇帝是世襲的,所以留下了一個皇位的繼承問題。

皇位繼承在殷商時期它有兩種方式,一個叫父死子繼,一個叫兄終弟及—— 一種是兒子接老子的班,一種是弟弟接哥哥的班。從周以後,就不能再兄終弟及了,因為弟弟接班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由於竇太后很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所以多次提出來要漢景帝立梁王為儲,就是說一旦漢景帝死了,就讓他弟弟劉武來接班。

竇太后這樣考慮,一個是出於她喜歡小兒子——做父母的總歸是有些偏心的,有些小女兒、小兒子總是佔便宜的;再一個就是竇太后覺得自己身體很好,而她的兒子景帝身體不好,她想再有一個兒子當皇帝,這樣,她就可以在景帝死後繼續做太后。這個是不合制度、不合規矩的。是非對不對,這個我們說不清楚——你說是劉武做皇帝對國家好,還是劉徹做皇帝對國家好?但是,從當時的制度來講,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袁盎反對。而袁盎這個時候是犯不著來反對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退休了。你都已經退休了,在家裡閒居,你管這閒事幹什麼?但袁盎他覺得自己應該忠心耿耿,應該為國家考慮。所以袁盎惹起梁王劉武的仇恨,被他派刺客給殺了。

這裡面有一個細節很重要,就是第一個受命來殺袁盎的刺客沒有殺袁盎。這個刺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