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騎兵平日裡都是不用軍費的。漢武帝討伐匈奴,歷時數十年,耗去了天下一半的人口,才勉強將匈奴逐走,騎兵雖然能剋制騎兵,但末將覺著要保北疆,只靠擴大武備是不行的。”
柴榮哦了一聲道:“你的意思是還要施以懷柔之策?”
徐皓月沉聲說道:“胡人生性貪婪,只靠懷柔不能成事,末將的想法是先取燕雲之地以為屏障,而後組建一支二十萬人上下的騎兵軍團,以武力威懾北方各部。此刻遼主耶律璟無道,覬覦遼國王位的人不在少數,我們可以先挑起遼國內亂,趁遼國內亂之時,出兵塞外先剪除依附遼國的各部族,好像白韃靼、敵烈、回鶻等部,願意歸附大周的賜官封賞,不願意的予以剿滅。將塞北幾個強大的部族消滅或是削弱之後,召集各部族會盟,將各部族的勢力範圍予以劃定,讓各部族在草原上保持一個均勢,相互制衡,約定若有侵佔其他部族領地的,大周將出兵剿滅,防止任何一個部族坐大。”…;
“而遼國這邊最好是大周暗中支援起兵造反之人,讓遼國陷入紛亂之局,等到兩邊廝殺得筋疲力盡之時,我大周再坐收漁人之利。”徐皓月緩緩說道:“前番末將已經派了人深入遼境,去面見耶律李胡,此人乃是遼國開國之主的第三子,也曾今是遼國的皇太弟,就屬他最有資格做遼國之主,只要他起兵造反,一定會一呼百應,還有渤海的東丹王耶律婁國,也是覬覦王位已久,一旦耶律李胡起兵,耶律婁國也一定會起兵響應,到那時候遼國便會四分五裂了。大周只需要支援耶律李胡和耶律婁國起兵,讓契丹人自己殺自己人便可,這叫以胡制胡。”
柴榮哈哈笑道:“好你個徐皓月,這般陰損的計策都想得出來,不過以胡制胡這個計策的確是上上之策。這樣我軍騎兵便不需要太多兵力,軍費便可大大減少,百姓們的負擔也不重了。”
徐皓月躬身說道:“的確如此,末將一直以為兵貴精不貴多,我大周便是有五十萬騎兵,也是比不上草原上全民皆兵的遊牧部族。真要一味以武力壓服,大周再強的國力也非得被拖垮不可。”
柴榮沉吟道:“那如今我們便先組建一支十萬人左右的騎兵軍團,可是這十萬騎兵的軍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朕本來還想著回京後,著人疏浚北邊河道,可以溝通河道,讓水路直通幽州,只要水運一通,燕雲等地的商道、糧道便可暢通無阻,燕雲之地就更加牢不可破,還有北方的漢國也要討伐,這兩處都要花不少錢糧的。這邊燕雲新附之地,朕也打算先免除一年的賦稅與民休息,這錢糧可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徐皓月笑道:“陛下可是理財高手,陛下能想到收全國之銅,重新鑄造統一的新錢,結束歷朝以來錢幣混亂的局面,便是大手筆了,籌措軍費這等事難不倒陛下的,末將粗略算了算,一個精銳騎兵一年的軍費差不多是三個普通步卒一年的軍費,所以請陛下撥給末將三十萬兵馬的錢糧,末將一定給陛下打造一支十萬騎的精銳騎兵。”
柴榮斜睨了他一眼,嘿嘿笑道:“朕出身商賈,因此善於理財不錯,但朕要理天下之財,但你是一軍主將,也是出身商旅,也善於理財,這一軍之財該由你來理才是,反正你還判燕雲之事,便由你自己籌措這軍費如何?”
徐皓月愣了愣,沒想到柴榮居然如此無賴,憋了半晌徐皓月才道:“陛下,末將並非是商旅出身,末將是農漢出身,不善理財。”
柴榮奸笑道:“你在潁上賺錢的事忘了麼?朕可是記得很清楚的,休想要胡賴。”
徐皓月苦著臉道:“陛下,我那也是迫於生計,半道入門的,不及陛下理財手段的精深,還請陛下撥付一些軍費才是。”
柴榮見徐皓月愁眉苦臉的,心中大樂笑道:“這樣吧,朕給你一半的軍費,剩下的你自己籌措如何?”
徐皓月狡辯道:“陛下,末將可不敢於陛下平齊比肩的,陛下出八成軍費,剩下的末將想辦法。”
柴榮哦了一聲道:“這倒也是,不過你一下子就壓了這麼多價,也太狠了些,朕出六成軍費,你出四成。”
君臣二人便互相討價還價起來,一番唇槍舌戰之後,柴榮撥給徐皓月十萬騎兵軍費的七成錢糧,其餘的要徐皓月自己籌措去,協商議定後,柴榮緩緩說道:“朕讓你自己想辦法,但不是要你向百姓盤剝,軍費你行商也好、搶劫遼軍也好,總之不許向百姓要一文錢,否則朕饒不了你!”…;
徐皓月嗯了一聲說道:“這個自然,末將絕不會向百姓要一文錢的。”跟著見柴榮雋永的面容浮起一絲笑意,徐皓月忍不住關切的說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