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持續5個小時,結果清國軍艦沉沒4艘。北洋水師致遠號管帶鄧汝昌負傷力戰,致遠號在遭受重創的情況下,開足馬力,力圖撞沉日方先鋒艦吉野號,不幸中敵魚雷,隨全艦絕大部分官兵犧牲。經遠號管帶林永升、定遠號管帶劉步蟾、鎮遠號管帶林泰曾皆奮力苦戰,重創日旗艦松島號。
“黃海大戰”的戰敗,使得清國喪失了制海權,在這場立體的戰爭中,已呈頹勢。緊接著,清軍在鴨綠江、九連城等戰場與日軍接連激烈交戰,終未能擋住日軍的攻勢。日軍以摧枯拉朽的方式進入中國境內。
東北此時已進入嚴寒的冬天,這一年的冬天,天降大雪,滴水成冰。在東北,空氣中散發著雪的凜冽,也散發著血的腥味,整個戰場遍佈著絕望。11月5日,日軍進攻金州,駐守金州的清軍將領徐邦道向駐守大連的守將趙懷業請求援助,但此時,趙懷業早就逃得沒有人影。惱怒的李鴻章在得知情況後,命令劉盛休部和晉軍提督程之偉部火速趕往大連。劉盛休的回答則是:部隊的槍支彈藥在鴨綠江邊都丟失了,無法上陣;晉軍程之偉部傳來的訊息則是:為防腹背受敵,部隊已主動撤退。李鴻章氣急敗壞,他在給前方將領的信札中大發雷霆,如果戰爭再失敗,就讓他們“投海自盡”。
11月7日,大連陷落。在大連,日本軍隊獲取了大量的軍需物資,包括621支槍、129門大炮、3300萬餘發槍彈、250萬發炮彈。黃昏時分,城內漫天大火,風雪之中日軍把中國百姓不分老幼趕到城外進行報復性屠殺,鮮血將護城河上的薄冰融化。同一天,60歲的慈禧在紫禁城慶祝她的“萬壽吉日”。後來,內務府的賬本上記載著為慈禧過生日所花費的銀兩,總共在1000萬兩白銀之上。那一天早晨,慈禧心情無比之好,她身穿綴滿珠寶的禮服,顯得華美雍容,青春煥發。韶樂聲中,皇帝、皇后以及文武百官分別行跪拜大禮。李鴻章沒有參加這樣的盛典,仍在天津指揮著前方戰事,那一天,李鴻章心急如焚焦頭爛額,24小時內竟發了16封電報!
慈禧太后的生日慶典達到高潮的時候,旅順緊跟著大連陷落。4天之內,日本軍隊開始全面屠城。幾天後美國報紙報道說,這4天中,日軍共殺害了約6萬名非戰鬥人員,包括婦女和兒童,只留下36名男子,為的是掩埋屍體。
第八章 傷心與恥辱(2)
1895年1月30日,已登陸集結完畢的25000名日本陸軍,向駐紮在威海衛南幫炮臺的3000名清守軍發動攻擊。清國守軍英勇抵抗,在戰鬥中,日軍一少將陣亡。南幫炮臺淪陷。2月初,威海陸地全部失陷後,日軍從水陸兩路進攻劉公島、威海港內的26艘北洋艦隊。丁汝昌坐鎮劉公島,殊死抵抗,先後擊退敵8次進攻。旗艦“定遠號”中敵魚雷擱淺,在劉步蟾的指揮下仍舊還擊,彈藥告罄後自炸戰艦而亡。丁汝昌誓死不降,被脅迫軟禁,服毒自盡。繼任者“鎮遠號”管帶楊用霖以自殺拒降……
那一段喋血的日子充滿著悲壯,也充滿著憂傷,對於李鴻章來說,彷彿世界末日將要來臨。威海衛的陷落對於清國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山東去北京的道路已經門戶洞開,日本從東北和山東兩路,對北京形成包圍之勢。清國萬般無奈,提出了和平倡議。斡旋期間,戰事仍繼續在山東和東北兩地進行。2月下半月,清軍在宋慶等將領的率領下,在海城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爭戰,但還是沒有控制住戰爭的局面,日軍仍向華北腹地接近。情勢已危急到京城,雖然朝廷集結了20萬左右的人屯聚在直隸北部,但北京的失陷,看起來不可避免。
在甲午戰爭中,可以說,受打擊最大的,就是李鴻章了。戰場的主力,幾乎都是李鴻章的淮軍嫡系。那段時間,李鴻章不時地聽到傳來一個又一個晴天霹靂。這種莫名其妙的潰敗方式,讓李鴻章比誰都苦澀,比誰都委屈,也比誰都憤懣。他的朋友吳汝綸曾經回憶說:“平壤之敗,李相國痛哭流涕,徹夜不寐……及旅順失守,憤不欲生。”甲午戰爭結束,李鴻章就像一個身敗名裂的賭徒,將自己所有的家當和名聲輸得乾乾淨淨。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失敗?現在總結起來,當然能找到很多原因,比如說制度和職責上的含混不清。清國君主帝制徒有其表,在調動和掌控全域性上力不從心,它甚至無法調動整個國家的力量來與另一個國家對抗。甲午戰爭是中國與日本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但這個現代戰爭的指揮卻落在李鴻章這樣一個省級官吏的肩膀上,整個甲午戰爭就像是李鴻章在以他直隸和北洋水師的力量與日本舉國軍隊作戰。但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