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了,不錯,不錯!只是槍法是用來上陣殺敵的,不是好看的,舉手投足,不僅要形似,更要有殺意,杆上雖無刃,仍要記得,刃在何處,如何破敵兵甲,力往何處使,眼往何處看,槍到之處,便須眼到、心到、意到、力到!槍勢一發,須有輕、重、緩、急、快、慢,有蓄勢,有暴發,此節孩兒還須用功,眼下這般猶可,將來要上陣時,卻不夠用,好在致遠還小,有地是光陰,勤練便好!”

楊致遠聽罷,面色一凜:“孩兒謝爹爹教誨!”

楊再興呵呵一笑,轉頭對秋香道:“這孩子,須得多謝洪老夫子,教得不錯,曉得禮節,晚些著人送份桂花到先生府上去!”

秋香還沒開口,柔福搭訕道:“妹子何必去管?著阿蠻去做就好!”

楊再興卻起身輕撫阿蠻小腹:“這個使不得這腹中不曉得是兒是女,才三四個月,小心些好,讓下人去便好,不可勞動阿蠻。”

阿蠻滿臉通紅,眾人都嘻嘻而笑,卻聽得旁邊一個清脆地童聲笑道:“姑姑定要生個女兒,懷南要個小妹妹!”

楊再興哈哈大笑。

此時的燕京城外,還有一個人比他更開心,便坐在“龍輦”中的趙桓!

燕京城南三十里,官道上車馬稀疏,偶有大隊的人馬,多是晉城商號往來貨行,除此外便是金軍往返,眼下這一隊卻很是突兀:四千餘騎女真精銳為主,斥候數百騎,散佈前後十餘里往來哨探,隊伍最中間卻是一輛大車,飾以金國文字,畫有簡陋的龍形,罩以雜金流蘇,車前黃旗上大書一“宋”字,格外打眼。

前後金騎皆是剃髮垂辮,垂環文身之輩,雖著衣甲,仍是粗魯之徒,但車駕四周卻是宋人服飾,中間十餘侍者身著宮裝,外圍卻是數十名漢臣,多是上京簡拔到開封聽候趙桓使用的文官,按完顏亮吩咐,朝中諸部、尚書省、樞密院等首長官員已經全數自金庭中拔齊,往往一個漢人書吏,便時來運轉,任趙桓御下侍郎之職。趙桓此時猶如在夢裡,連車駕上兩名陪侍的上京漢家女子,也不敢去摸一摸,只曉得一個是“韓妃”,一個是“張妃”,都是裴滿皇后賞給自己地,人才倒也秀麗,卻激不起趙桓久已消逝地“色膽”來。

“燕京!已經過了燕京了!這是河北!這是河北!”趙桓有如從夢中醒來,這才喃喃自語。

出上京前,趙桓大著膽子,要求兩名嬪妃隨行南下,卻被金人一口拒卻:“不勞陛下費心,已經為陛下安排兩位新妃,遠勝舊時美色!”

這般一來,趙桓更加噤若寒蟬,哪裡還敢提其他要求?是以自上京至燕京,趙桓一路上幾乎就沒有主動開過口,往往只在孛迭出聲相詢時,才答應一聲,其餘時候,一律當啞巴。

眼下終於過了燕京!

48歲的趙桓,在被擄北上之前,只當了十四個月地皇帝,但這裡去卻已經是當年曾在自己治下的“皇土”,說得過份一點,這可以算得已經回到了趙桓的“地盤”。再過得一個時辰,天已近午,前面率隊的孛迭舉手止住行伍,吩咐眾軍就地歇息,準備用餐,自家卻皺著眉策馬至輦前,車門前侍者知機地挑開門簾,露出驚惶不安的趙桓來,孛迭耐著性子問道:“陛下,這便下車,用些酒肉再走罷!”

趙桓駭然道:“不敢!趙桓不敢!大帥吩咐便是!”

孛迭見這“大宋金德帝”如此,老大沒趣,揚聲道:“某家雖非陛下之臣,卻不可失了禮數,陛下何必如此見外?”

趙桓心道:“老子信你才怪!”

………【第二百三十六章 澤州論大義,江南爭去留。畏途!】………

“金人在河北立了大宋舊主為金德帝!”

這訊息遠在趙桓過燕京之前就已經飛到了澤州府。楊再興手持鴿書,頭大如鬥,此招本在意料之中,兀朮遺表中就曾獻過此策,但這招本來是用於對付江南趙構為首的君臣將帥,卻在河東之亂後,讓完顏亮與裴滿皇后想到了用於對付河東義軍!

但該來遲早要來,想躲也是躲不掉的。

“先生以為,此事如何措置?舊主重掌河北,此後金人矯金德帝之詔,號令河北,實則挾天子以治宋民,澤州府當如何處置?”楊再興在戰陣之上,視千軍萬馬如無物,也曉得金人此舉,不過立了個宋代溥儀,傀儡而已。但宋人是史上難得的儒學興盛時代,文人地位從來沒有這麼高過,儒教中於名份之事,看得比此前歷代都還要更重一些。若是趙桓一紙帛書下來,只怕河北義民難得不從吧?

洪皓在上京之時,見金人舍趙桓而不誅,且小心豢養,便知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