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這是好事兒。
“舒窈。”太皇太后越想越高興,於是吩咐下去道:“既是我侄孫成婚,你去挑幾套宮中制的頭面和綾羅錦緞,給那女郎送去罷,另外再贈她八個字,德蘊溫柔,性嫻禮教。”
“喏。”舒窈笑應。
次日上午,秦府迎來了一隊穿著宮裝的隊伍,因是商戶人家,門房從沒見過這仗勢,可是也知道輕重,連忙開啟大門。
舒窈高聲唱道:“太皇太后有賞,請秦家三女郎出來接賞。”
竟是……太皇太后?
門房聽聞此言,忙連爬帶滾地進去稟報老爺太太。
聽說門外來了一隊氣派的人馬,像是宮裡的貴人,秦員外險些從榻上摔下來:“太皇太后的賞賜?快,快快,去知會我兒。”
說著趕緊整裝帶冠,出門面見貴人。
秦嫀收到訊息,也微露詫異,然後披上一件得體的褙子,整理了一下儀容,便帶著兩名丫鬟出了閨房。
來到前院,果然見到一位穿著宮裝的威嚴女官,背後跟著一個方陣的宮人,後面還綴著侍衛,著實氣派。
秦員外正在磕磕巴巴地跟舒窈寒暄,瞧見女兒和妻子一道來了,這才輕輕舒了口氣:“舒窈姑姑,那便是小女秦嫀和她的母親。”
舒窈看見了,先是一愣,因為那位秦家小娘子,竟然是一位體態豐腴面如滿月的女郎,跟她想象中的纖細嬌弱,何止天差地別,那雍容穩重的氣質,也重新整理了舒窈對商戶女的刻板印象。
“笑笑,這是宮中的舒窈姑姑,快來見過。”秦員外道。
秦嫀嘴邊噙著一抹溫婉的笑意,落落大方地上前,朝舒窈一福身:“民女秦嫀,見過舒窈姑姑。”
聲音亦是圓融清越,中氣十足。
舒窈受太皇太后的命令,前來送頭面首飾與綾羅錦緞,其實只不過是尋個由頭,那位想來探探這侄孫媳的底細。
當然了,只有太皇太后心中清楚,這哪是侄孫媳,分明就是正兒八經的孫媳,因此交代舒窈,切不可怠慢了去。
舒窈謹記太皇太后的吩咐,連忙微笑著扶了一把,握住秦嫀的手,直覺觸感柔軟溫暖,便越發笑得燦爛,說道:“女郎不必多禮。”
二人寒暄了一番,她便說明來意:“卻是太皇太后念你德蘊溫柔,性嫻禮教,故而在你大婚前,特賜你宮制頭面十套,各色綾羅錦緞各十匹,以及一些調理身子的上等珍品。”
秦嫀聽罷,忙又低眉順眼地福下身子:“多謝太皇太后恩賞。”
背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