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但是英國是在本土作戰,防空炮也是重要的防空武器,而且美國已經開始向英國運送物資,這其中也包括500多門防空炮,再加上英國原有的2000多門各式防空炮,勉強也算夠用。(未完待續。。)
第三十一章 倫敦上空的鷹
除此之外,英國還有一個有利條件,那就是遍佈了海岸線的雷達監測網。從1935年開始,英國就在南部和東部架設這種幾十米高的天線陣,並逐漸形成了一個體系,這也是當初受到南海聯邦的飛機轟炸的刺激之後才佈置的,沒想到現在用到德國空軍的身上了。
有了雷達尤其是把雷達弄成了一個系統和一個網路,那麼英國空軍就可以提前得知德國空軍的來襲飛機數量和大概方向,這對於防禦一方的英國來說,是個絕對的優勢,而對於進攻一方的德國空軍來說,就非常不利了。
空襲追求的就是突然和隱蔽性,如果對方已經知道了你的數量和目標,對於具備防空能力的防禦一方而言,可以從容的安排地面防空炮火、可以疏散或者隱蔽被轟炸目標、還可以部署己方的戰鬥機出其不意的進行攔截,在這些防禦措施下,進攻一方的機群如果不是在效能上超越防守一方很多,基本就是一個悲劇的收場,不僅完不成對目標的轟炸,連自己的飛機還能不能夠飛回去都是一個問號。
英國除了以上的這些優勢之外,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手段可以抵禦德國空軍的空襲戰術,那就是來自美國的飛機。雖然現在美國還是中立國身份,但是明人不做暗事這種信念顯然並不適合美國人的性格,美國政府只是把整體的飛機拆成了幾個部分,然後就以農業機械的名義出售給了英**方。並且還是送貨上門,由美國貨船負責運輸。
這時的美國飛機雖然在效能上也比不了德國的主力戰機,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在防禦戰中,不一定效能就會代表勝利,一對一的純技術和效能比拼很少發生,只要不是絕對性的壓倒優勢,雙方就都可能被擊落,有了這個數量上的保證,英國政府對打勝這場空戰的信心就更足了。
反觀德國空軍的飛機。它們並沒有安裝雷達這種裝置。這並不是小鬍子或者戈林腦子糊塗,而是劉芾並沒有向德國提供這種技術和裝置,他甚至連提都沒提這個東西的存在。劉芾不是故意去陷害小鬍子和德國空軍,他只是不想讓這種技術擴散得太快。因為在空戰中。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飛機一架不損失。而損失的飛機上就有可能洩露聯邦在雷達方面的技術效能,從而引起其他國家的仿製和警覺。
當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和護航戰鬥機剛剛抵達英吉利海峽上空的時候,就被英國雷達發現。然後透過雷達指揮所指揮可能被襲擊區域的防空措施和英國空軍的攔截時機和方位。這種統一指揮的方式比起德國空軍的分成3個航空隊各自為戰的方式要高效的多。
德國轟炸機群在波爾蘭和南安普頓上空遭到了英國戰鬥機的攔截,德國護航的bf109和英國颶風、噴火式飛機攪成了一團,由於英國方面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所以在地面炮火的支援下,德軍轟炸機群雖然完成了對機場和交通樞紐的轟炸任務,但是損失也不小,單單在13日一天,就有50多架德國飛機被擊落,近百架德國飛機被擊傷,而英國空軍只損失了12架颶風和1架噴火戰鬥機。
初戰受阻,這讓戈林非常意外,同時他也承受著來自小鬍子的壓力,因為他已經向小鬍子誇下了海口,打算用4天時間就讓英國人投降。
結果14號天氣又轉陰了,大部分目標上空都覆蓋著厚厚的黑雲,德國空軍只得把火氣撒到海峽中的英國船隻身上,他們出動了幾批飛機對海峽中行駛的英國船隊進行了攻擊,並打算以此來引誘英國空軍出戰,但是英國空軍沒有上當。
在此後的很多天裡,德國空軍斷斷續續的在英國南部和中部展開了空襲行動,雖然也破壞了很多英國機場、飛機制造廠、兵工廠等目標,但是距離打垮英國空軍還很遠。而且德國空軍的損失也不斷加大。
當時間進入了8月底之後,天氣逐漸轉好了,德國空軍能夠連續的對英國本土進行空襲,這讓英國空軍的壓力突然增大了不少。而且德國空軍也意識到了那些矗立在海岸邊的巨大鐵架子不是什麼友善的玩意,於是增加了對英國佈設在海岸邊雷達站的轟炸行動,併成功摧毀了部分雷達天線。
這個變故讓英國空軍的優勢逐漸喪失,再加上英國國內的飛行員數量逐漸減少,英國空軍開始露出了敗象,德國轟炸機對英國南部和中部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就在英國空軍馬上就要陷入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