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注入一絲活力。

除此之外,希特勒號召德國政府勒緊肚皮來修建高速公路,在他看來,必須是先有路才能有汽車,否則汽車就是造出來,也沒地方開。而且這時候德國高失業率造成了人工低廉,還能降低工程成本。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希特勒力排眾議,跑了全國很多個地方,喊了許多口號,四處為工程剪綵、奠基。在有的時候,口號可能比工資還能鼓舞人,德國人民真的不講待遇,不計報酬的跟著他們的領袖,以軍事化的紀律和效率,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當得知德國國內要修建高速公路之初,就連劉芾也有些責怪這位小鬍子同學太心急了,窮的連吃飯都成問題了,還要修高速公路。可是當這個專案在德國四處開始動工的時候,劉芾不禁有些後悔,如果當初把這個小鬍子弄到南海聯邦來當個政府部長或者副總統啥的,是不是自己就省心多了啊,這個號召力和組織能力真是無以倫比了。

除了在德國國內大搞基建之外,希特勒還透過正式外交渠道,向南海聯邦政府請求另一項援助,那就是國防工業。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就算是國社黨內,也存在著不小的分歧。其中一部分人主張向美國靠攏,因為在美國人中有著大量的德裔,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實際關係上,德國和美國都不算遠,當初力排眾議免除了德國一部分戰爭債的就是美國政府。

而另一部分人則主張向南海聯邦靠攏,因為南海聯邦的武器和德國一樣,都是公制,不存在什麼製造和設計上的誤差,更主要的是,聯邦海軍和空軍在近幾次戰爭所表現出來的絕對實力,這些人看到了飛機和潛艇對於德國的重要性,而且這些人對於在一戰中最後踹了德國一腳的美國政府還是有牴觸。

而這兩方的爭論最終由希特勒本人拍板做了決定,學習南海聯邦。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得出結論,這位小鬍子同學已經對劉芾有了個人崇拜了,而且聯邦的武器確實在實際戰爭中展現了它的威力。至於美國,當時的整個歐洲都視美國為一群農場主和暴發戶,而且當時美國的軍事力量真的不是很強大,更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標誌性武器。

對於德國政府的這一請求,聯邦政府欣然同意,這是聯邦政府或者說劉芾早就等待的一個機會,只有在軍事上更多的幫助德國政府,才能讓它在日後在歐洲獨力對抗3大強國,這樣聯邦在太平洋上對付美國的時候就不會再為身後的安全操心了。

歷史有的時候是真的很頑固,由於劉芾的到來和南海聯邦這個歷史中本來沒有的國家的崛起,原本的歷史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但是一旦它找到了原來的路徑,還是會死命的沿著那些深深車轍前進。(未完待續。。)

第七十二章 綏靖和孤立

在德國政府與南海聯邦政府展開的國防軍事合作專案中,德國陸軍挑選了聯邦為其準備的4個型號的坦克、裝甲車和摩托車作為合作重點,而德國海軍一如既往的選擇了聯邦的潛艇,而劉芾特意給德國海軍準備的重型航空母艦他們只看了看,就再也沒搭理。相對於海軍和陸軍的保守,德國空軍倒是成了激進派,他們對聯邦提供的3種飛機照單全收,並且還極力要求聯邦空軍派遣一個教導團前往德國進行生產和教學方面的指導。

這次南海聯邦與德國政府之間的軍事合作已經不限於簡單的出售購買武器裝備和提供培訓了,而是更緊密更深入的真正的合作。聯邦軍方會把潛艇、飛機、坦克的設計圖紙和建造圖紙都提供給德**方,然後在德國本土進行初步的仿造,當然了,裝備的品級都要比聯邦軍隊自用的低一到二個代差。

而德**方則會接受南海聯邦的部分訂製業務,就是由德國的軍工廠來幫助聯邦制造一些裝備的零部件,並且會與南海聯邦共享這些德國兵工廠的技術資料,以此來作為聯邦提供圖紙和技術的補償。

除此之外,劉芾還特意去電給希特勒,以私人的方式勸告他,要儘快擁有德國自己的石油工業和石油產地,這樣德國的血液就不會因為什麼特別情況而被別人掐斷。至於小鬍子能不能聽進去,上哪裡去找。如何找,那就不是劉芾能控制的了的。

除了國家政府之間的密切交往,南海聯邦的很多私人財團也透過各種途徑,前往德國進行了投資,這些私人財團大多是與劉芾旗下的產業有關的,比如海倫娜航運、山德魯電器、快餐業和製藥業等等,不過按照劉芾的吩咐,這些私人財團與德國財團所經營的企業必須是合資企業,而且聯邦商人一方佔股不能超過50%,因為劉芾知道。一旦戰爭爆發。這些產業就將屍骨無存,誰出大頭誰倒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