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劉芾不是不能給與小鬍子更多的資助,從而讓他發展的更快,但是劉芾不太願意讓歷史完全脫離原來的軌跡去發展,因為那樣一來,他就失去了他原本具備的2大優勢中的一項……熟悉歷史走向,如果沒有了這個優勢,劉芾就感覺自己像一個瞎子,手中空拿著一把鐳射槍,卻不能準確的打中目標,白白浪費精力。

除了德國之外,英國和法國也都受到了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不過從程度上沒有德國和美國這麼厲害。

首先說英國,從一戰結束之後,英國的經濟就一直處於緩慢前進的狀態,也就是說,英國的經濟發展一直都不太快,所以也就沒什麼經濟泡沫,另外,由於英國有著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它的很多資本都投入到了殖民地建設當中,所以英國本土受到這次經濟危機的衝擊在列強當中算是最小的。

在危機發生之後,英國政府處理的也比較得當,他們先是豎起了貿易壁壘的擋箭牌,而且開始準備讓英鎊貶值並放棄金本位制,現在英國已經顧不上美國提倡的什麼自由貿易制度了,正在全力減少自己國家受到的傷害,至於會不會影響其他國家,那就管不著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法國,法國這個國家在歐洲一直很另類,和法國人一樣,法國有著一股天生的傲氣,它是誰也看不上,在法國人眼裡:英國人不懂情調,連飯都做不好;比利時人和德國人呆頭呆腦,無比刻板;美國人就是有錢的農民,一點文化都沒有;而他們看得上眼的,只有他們自己,在法語中甚至專門有一個詞來形容,就叫做“肚臍主義”,大概意思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妄自尊大。

這種“肚臍主義”惹得鄰國在對法國評價時基本都不會用好詞,德國人說法國人“狂妄、草率且輕佻”、荷蘭人以“焦躁、多嘴和膚淺”來形容法國人、西班牙人則認為法國人“高傲、冷漠、自負和無禮”、義大利人把法國人看作“勢利、自大、好色、自我陶醉”、在希臘人眼裡法國人“不易接近而且自私自利”。

反正法國人的鄰居們沒一個喜歡他們的,比利時國內有這麼一個笑話,“問:法國的公路上為何沒有路燈。答:因為法國人把自己當做光明”,而德國人則更理智的看待法國人,德國人認為“要對法國人產生好感,最好離得越遠越好,比如在大西洋的彼岸,甚至更遠。”

法國一直固執的抵禦著英語的入侵,法國政府限制在法國國內英文刊物和報紙的發行量,所以在法國國內,會說英語的人並不多,甚至在政府機構中,想找個人用英語交流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在歐洲的其他國家中,很多人都會說三門以上的語言,所以在歐洲管會三門語言以上的人叫“三語人”,管會說兩門外語的人叫“雙語人”,對於只會說一門語言的人叫“法國人”!

說了這麼多法國人的性格,並不是要灌水,而是想從一個側面說明為什麼法國會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到較少的傷害,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法國太另類,太“肚臍主義”,所以法國的經濟監管一直比較嚴格,且法國一直都不刁美國的什麼自由貿易理論,而是奉行貿易保護政策。

在一戰結束之後,法國從德國人手中搶到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個兩個煤礦產區,還把德國在多哥、喀麥隆、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殖民地收入了囊中,外加德國總共需要向法國賠償的80多億金馬克戰爭賠款,法國的工業產值一直到了29年經濟危機爆發還都是增速向上的,所以法國在經濟危機的頭一年,並沒有受到衝擊。

但是隨著受到經濟危機禍害的各國都開始執行貿易保護政策,法國的工業產品出口量就直線下滑了,香水、服裝、皮具、葡萄酒等產品都出現了滯銷,這時候英鎊又開始貶值,德國政府也停止賠付戰爭賠款,這一連串的打擊讓法國政府只高興了一年多,就在30年底,也被拽下了經濟危機的深淵。

美國、南海聯邦、英國、法國在這個時期裡都是世界上的經濟發展大國,就像是火車的車頭,現在他們都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了,那麼跟在他們後面的那些小國、弱國不用問,一個都跑不掉,全得乖乖的為這場危機來買單。越是工業化程度高的國家,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大,而那些沒什麼工業化程度的弱國,則幸運的躲過了這場災難。(未完待續。。)

第五十一章 聯邦的對策

這場經濟危機會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劉芾的腦子裡也沒這個記憶,他只記得在小鬍子上臺之後,德國國內的經濟就開始好轉,而小鬍子是在33年或者34年才當上的總理,那麼這個經濟危機很可能就會持續到33年或者34年了。

和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