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劉福和劉大貴,旁聽的有幾個丫鬟婆子,這些都是府裡給配的,不過劉芾除了打掃衛生之外,自己的屋子誰也不讓進。這些丫鬟一年也洗不了幾個澡,先別說容貌,衛生這一點上劉芾就說服不了自己。

在股東大會上,先制定了發展方向(也就是說藥房開在那裡),經過一致討論,最後決定藥房先開在廣州,因為遠東艦隊的駐地就是香港,離廣州很近,好照顧;其次制定了發展模式,劉芾決定在臺灣設一個藥廠;最後制定了長遠規劃,用英文和大衛討論,讓他回歐洲賣藥,然後購買一些機械裝置、招募一些技術人才回臺灣,當然了,鑑於兩人認識時間不長,藥雖然是不用付錢,但是大衛的兒子,要留在臺灣,當人質。對於這個提議,大衛並沒有當時答應或者拒絕,而是說考慮2天再定。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這個藥片賣多少錢。劉芾在諮詢了劉福和大貴以後,再根據當時的消費水平,果斷的定價50兩銀子,一片!!!至於大衛運回歐洲以後賣多少錢,劉芾不管,反正不能低於50兩銀子。劉芾認為,藥效是明顯能救人一命的,但是藥量是有限的,短期內基本是無法再生的,所以只能以中上層收入的人群為主,至於勞苦大眾,對不住了先,等哥發達了,再說普世眾生的問題吧。

這個價格劉福和劉大貴只有睜目結舌的份,當時一個七品縣官一年的俸祿也就5、60兩,加上養廉銀子也就1000兩左右,這吃兩片藥,1個月工資沒了。大衛卻沒有提出反對,他認同劉芾的觀點:這個藥不是治療頭疼腦熱、渾身痠痛的,這是救命藥,一條命50兩銀子真不貴。

當下,劉芾分配了一下各人今後的工作重點,劉福負責籌建廣州的藥店和臺灣的藥廠,藥廠暫定在臺北府城南門外,因為那裡有劉家的一個小莊院,佔地挺大,有十幾間房子,離城很近但是很僻靜,作為工廠作坊很合適,而且連房租都省了;大衛負責回歐洲的時候路過香港,找英國人的關係給照看下廣州的藥店,實在不成分英國人點利潤也可;劉大貴則負責劉芾的rì常生活和rì後藥廠的運營任務。

大衛等到藥房成立就啟程回國,然後在歐洲建立銷售系統,具體怎麼弄劉芾也不知道,他也沒去過歐洲,尤其是沒去過19世紀末的歐洲;至於大衛的兒子就交給了劉福的兒媳婦照看,劉芾才沒功夫整天看孩子。

分完工,第二天各人就分頭行動了,說是分頭行動,其實除了劉福,剩下三個人屁事沒有,都是頭一次來臺灣,啥也幫不上忙,說到這個,劉芾打心眼裡感激他那老爹,不管是不是盯梢的,總算是個好幫手。

其實不是沒事幹,是幹不過來,活很多。比如:漁船上那些貨物需要分批整理出來登記造冊,不過這個活只能劉芾自己來,他還不放心讓大貴或者大衛知道的太多,所以三個人來到碼頭,就劉芾一個人能上船,大貴負責看著舷梯,誰也不許上,大衛則拿著劉芾給他的花花公子畫報躲在黃把總給他提供的小屋裡不出來。

勞動是很累的,但是收穫是巨大的,以前劉芾只知道船艙裡裝滿了貨物,裡面有4000箱“複方新諾明”,經過一個星期的體力勞動,把整條漁船從頭到尾搜尋了一遍,才發現這那是漁船啊,這就是個寶庫。在船長的私人船艙裡,發現了2條自動步槍,子彈一箱,大概有1000多發,具體是不是解放軍制式裝備,劉芾不懂,反正看做工不像山寨的。

除了步槍,船長艙裡還有不少圖書,大多是機械、武器、化工方面的,看來這個船長是個很好學的人;更讓劉芾驚奇的是還有一臺膝上型電腦,裡面不光有百十G的愛情動作片,還有很多武器、船舶圖紙和幾種炸藥配方,看著這些資料,劉芾覺得這位船長不光是好學了,好像還喜歡自己動手DIY啊。

除了這些珍貴資料外,剩下就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急救箱、rì常藥品、茶葉、零食、打火機、手電筒、瑞士軍刀、刮鬍刀、安全套、換洗衣物等等,劉芾把一共8間艙室都檢查了一個遍,把所有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都集中到2個艙室鎖了起來,剩下的,也基本剩不下啥了,就剩下6間空空如也的艙房,連燈泡都給拆走了。

檢查完客艙,就是駕駛艙了,劉芾把裡面除了裝置、傢俱以外的東西都搬到了客艙裡鎖起來,不過留著燈泡沒拆,萬一那天要開船跑路啥的,再臨時安燈泡怕來不及。

甲板上那些吊杆啥的劉芾弄不動,找來雨布都給仔細的遮蓋住,既能掩人耳目,又可以防止腐蝕。

弄完甲板,就是貨艙和輪機艙了。輪機艙劉芾沒怎麼動,因為他也不懂那些機器,只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