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就在劉芾為了保住石碌鐵礦,忙著往海南島上派兵派軍艦的時候,大陸上的革命形勢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就在10月份武昌起義的軍隊光復了武漢三鎮以後,清廷攝政王醇親王載灃重新啟用了兩年前被罷黜後一直在彰德老家養病的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及欽差大臣,統率北洋軍向武漢進攻。
袁世凱帶領著北洋軍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把漢口打了下來,而這時,他已經逼迫清廷解散了皇族內閣,而自己當上了內閣總理大臣,並負責組建新的內閣。在拿下漢口以後,袁世凱並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停在了漢口,開始和南方革命黨進行接觸,並準備議和。
第四十三章 革命(一)
() 11月13rì,袁世凱率領著衛隊返回běi ;jīng,正式擔任內閣總理大臣,並開始組建內閣。並安排馮國璋接替禁衛軍總統,然後把禁衛軍以準備出征的名義,調出了běi ;jīng城,從而牢牢的把běi ;jīng城控制在自己手裡。
不過這時全國已經有18個省都發生了武裝起義,其中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個省宣佈了dú ;lì。只有直隸、河南、甘肅、山東、山西5個省控制在袁世凱手中。
12月2rì,革命軍攻克南京,至此,長江以南全部被革命軍控制,而且原本打算進攻武昌的清朝海軍也宣佈反正,艦隊統帥薩鎮冰稱病赴上海,艦隊由黃鐘瑛率領,開赴武昌救援。
1912年1月1rì,從歐洲趕回國內的孫中山正式在南京宣佈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就在第二天,清軍將領薑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佔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的十五人致電內閣,誓死反對共和,並要求清廷各勳貴大臣們把存在外國銀行中的存款提回國內,充當軍餉,和南方革命軍開戰。
而就在這時,駐紮在漢口的北洋軍隊,卻退回了孝感,不再向南進攻。就在南北雙方打算坐下來談判的時候,一顆炸彈卻差點要了袁世凱的老命,不過老袁真是命大,十多名衛隊包括衛隊長都被炸死,而袁世凱基本連輕傷都沒受。
長江以北的北洋zhèng ;fǔ很混亂,有的人支援共和,有的人反對共和,還有人希望皇族重新掌權。而長江以南的革命zhèng ;fǔ也不消停,眼看著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建立了新的政權,那些在革命中出過力的革命先驅和元老們,內心就開始不平靜起來,以前的各種理想、抱負都化成了對權利的無限渴望。於是,這些革命元老們就開始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各種爭權奪利的鬥爭此起彼伏,就連光復會的建立者陶成章,也被人在醫院中刺殺身亡。
雖然民國zhèng ;fǔ佔領這南方的十多個省,看起來比北洋zhèng ;fǔ的5個省要大,不過實際上民國zhèng ;fǔ對這些省的控制力非常弱,這些省份一分錢都不給南京的民國zhèng ;fǔ,而北伐的軍隊軍餉,這些省份也是分文不出。
雲集在南京的北伐軍隊,基本是由各省的軍隊拼湊起來的,這些軍隊有些是原來的清朝駐軍,有些是後來發展的革命武裝,但是不管是原來的清軍還是後來的武裝,在軍事素質和武器裝備上,都比不上北洋軍,南京zhèng ;fǔ中稍微有點眼光的人,就能看出來,這樣的軍隊無法和袁世凱的北洋軍抗衡,所以,他們從袁世凱一出山,就開始和他接觸,從開始的策反到後來的議和,都是革命黨人在努力避免和袁世凱正面交鋒,所以,這次刺殺是南京zhèng ;fǔ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因為袁世凱一旦出事,群龍無首的北洋軍很可能為了報仇和倒向清廷,如果那樣的話,最後倒黴的還是南京zhèng ;fǔ。
但是雖然南方的革命黨不希望袁世凱出事,北方的革命黨們卻恨袁世凱入骨。在武昌起義之初,不僅南方各省的革命勢頭迅猛,北方很多省也都出現了革命起義,不過隨著袁世凱的出山,很快,這些起義就被鎮壓了下去,原來宣佈dú ;lì的山西、甘肅、山東都很快又被袁世凱控制在手中,所以北方的革命黨把北方革命失敗的原因,全都歸咎於袁世凱這個軍閥身上。
其實,當時各地的一起和dú ;lì大多取得成功,不是因為革命黨的實力有多強大,而是因為當時清zhèng ;fǔ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