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hōng yāng銀行的社會是多麼的“脆弱”,另外,這些銀行家們也不是無利就早起慈善家,他們打算用這次金融風暴,擠垮和兼併他們的中小競爭對手,尤其是那些他們不能控制的信託投資公司和一些他們垂涎已久卻無法插手的企業。

由於這些銀行家們或多或少的和山德魯電器和施耐德石油公司有著業務上的往來,尤其是施耐德的石油公司,他的合夥人就是克萊斯勒和摩根家族,所以這個訊息被大衛和施耐德提前知道,並通知了劉芾。

劉芾接到這個訊息,除了想起了後世的投資銀行的各種惡xìng以外,並沒有聯想出其他東西來,只是叮囑大衛和施耐德要緊跟克萊斯勒和摩根家族的腳步,他們兩個家族做的事情你可以不做,但是他們不做的事情,你一定不能做。

又過了幾個月,到了年底,大衛又發來電報,說是美國的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為了應付前來擠兌的儲戶,他們向股票市場借錢,而由於zhèng fǔ監管鬆懈,紐約大概有一半的銀行貸款都被信託公司作為抵押投在了高風險的股市和債捲上,而股票市場如果籌集不到足夠的寸頭,那麼就只能關閉股票市場了。

劉芾對股票啦、債卷啦、信託啦什麼的都不是很懂,前世也沒有玩過這些東西,所以並不明白大衛和他說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美國信託公司破產就破產吧,和臺灣有關係嗎?

經過和大衛幾次電報聯絡,劉芾才明白,原來大衛擔心這次金融風暴會影響到山德魯電器公司和施耐德石油公司的發展。因為,當時全美國的銀行都受到了波及,很多借不到貸款的公司都開始倒閉,據大衛說,西海岸還不算風暴中心,舊金山在1907年就已經倒閉了10多家鐵路公司和3家鋼鐵公司了,還有一些航運公司也在苟延殘喘中。

劉芾當時正在籌劃著讓臺灣向工業化轉型,正發愁沒有足夠的機械裝置呢,一聽到破產兩個字,瞳孔立刻就變成了方形,在詢問了這些破產公司的大概情況以後,劉芾立刻委託大衛在美國大量收購這些破產企業的機器和裝置,而具體的收購清單和收購數量,將由臺灣zhèng fǔ部門作出一個大概的計劃,過幾天發給大衛。

幾天後,不僅大衛接到了這份由電報傳來的十幾頁厚的清單,施耐德那邊也得到一份,兩邊的清單種類和數量都不太一樣,基本都是臺灣未來幾年中需要的東西。

本來劉芾打算用便宜的價格收購一些機器裝置也就挺好了,誰想到大衛和施耐德利用他們公司的關係,不僅在美國展開了破產大清算,還把觸角伸向了歐洲。這次由美國交易所引發的金融風暴,不僅席捲了美國,還蔓延到了歐洲,據後來的統計,在1907年到1908年間,光美國就破產了40多家鐵路公司,1907年下半年的鋼產量下降了60%,生鐵產量下降了40%,建築合同減少了23%,鋼鐵托拉斯下屬的企業一半以上都停工了,失業的工人無數。

而遠隔重樣的歐洲也沒好到哪裡去,英、法、德等主要工業國家的鋼產量平均都下降了15%以上,黑sè金屬消費量減少了20%,新建船舶噸位減少了40%,紡織工業出口量減少了30%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深知臺灣家底的大衛和施耐德不僅高舉著支票本在歐美各國收集各種破產企業的機械裝置,還自作主張,幫著臺灣僱傭了一批質高價廉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連帶著這些裝置一批一批的運抵了臺灣。

而當時臺灣zhèng fǔ還沒做好工業轉型的準備,面對著一批又一批的機械裝置和人員,只能前者做封存,後者安排到各個國有工廠和山德魯、施耐德兩個公司中,暫時保留下來。

經過這一年多的籌劃,這些裝置和人員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隨著臺灣zhèng fǔ一批一批的公佈了zhèng fǔ扶持的企業專案,臺灣島上尤其是中南部那些依靠著榨糖和樟腦加工起家的地主階級,紛紛帶著資金跑到當地zhèng fǔ,去認購那些可以由民間運作的工業專案和便宜的二手裝置,拉回他們家鄉附近早就準備好了的土地上,用火箭一般的速度建設起廠房,再從臺灣島上的幾個大工業區裡買來原料,就開始試生產了。

那些由臺灣zhèng fǔ僱傭來的歐美各國失業工人和技術人員,再由zhèng fǔ以原價轉僱給這些中小型私人企業,以指導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機器裝置的使用方法和培訓出他們自己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