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部分

2艘主力艦被調到了橫濱港內,嚴密保護起來,而其餘的r本海軍艦船也都四散到r本各地的港口中藏了起來,以躲避聯邦潛艇的偷襲和聯邦飛機的追殺。

但是被聯邦空軍這麼一通亂炸之後,r本海軍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大本營也不得不派出了一些小型艦艇和潛艇,打算去偷襲一下聯邦的運輸船隊,他們覺得如果能襲擊一下聯邦的運輸船,也能從側面減弱聯邦的攻勢,因為不管是炮彈也好,航彈也好,子彈也好,聯邦軍隊不能走到哪裡生產到哪裡吧,都需要從國內運過來,所以,r本海軍居然被逼無奈,和聯邦海軍玩起了潛艇破交戰。

r本海軍潛艇的戰術很對頭,戰略方向也對,不過他們選錯了對手,要說潛艇破交戰,聯邦海軍的潛艇才是正宗的發明者和使用者,當初r本的海運就是被聯邦海軍的潛艇給活活扼殺了,致使日本國內的經濟一落千丈,政府都差點沒破產嘍,現在r本潛艇居然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真是嫌自己死的慢啊。(未完待續。。)

第二十四章 目標天皇

在r本海軍發動了破交戰的頭一週,就有12艘r本潛艇被聯邦海軍的驅逐艦擊沉,已經採用了大船隊驅逐艦護航的聯邦船隊沒有一艘船受到r本潛艇的傷害,面對著全部安裝了聲吶和雷達系統的聯邦驅逐艦,r本的潛艇就像海中的鯨魚遇到了捕鯨船,打也打不過,跑還跑不掉。

這個時候r本潛艇上安裝的潛艇探測器不僅幫不了他們,還成了r本潛艇被聯邦水面護航艦艇發現的罪魁禍首。這種由英美兩國研製的潛艇探測器,其原理與雷達基本類似,不過雷達發射的是電磁波,而探測器發射的是聲波,它在水中把聲波從安裝在潛艇頭部的發射器發射出去,被這種聲波照射到的物體和船隻,都會根據自身不同的材質而對聲波產生反射,這些發射波被潛艇頭部的接收天線收到之後,操作人員就能夠根據聲波的反射頻率,來確定處於聲波照射區內的物體的大概材質、大小、位置等資訊,然後判斷在這個區域中是否有潛艇或者艦船存在。

與被動聲吶只聽發動機、船體噪聲的方式不同,這種探測器是主動發出聲波來搜尋目標,所以也叫主動聲吶。聯邦海軍早在19世紀末就裝備著這種主動聲吶裝置,同樣,從哪個時候起,聯邦的海軍科研機構就開始著手研究這種裝備的弱點和反制措施,並且取得了成功。

這種主動聲吶裝置有2個嚴重的缺陷,一個就是它的接收天線為了能夠聚攏和放大返回來的聲波。需要一定的面積和形狀,於是,安裝了這種接收天線的潛艇,如果排水量不夠的話,頭部基本上就無法安裝別的裝置了,就算排水量達到1000噸以上,也騰不出太多地方去安裝魚雷發射器,所以,想要安裝這種裝置,就必須把潛艇的體型造得很大。

另一個缺陷更致命。既然主動聲吶是依靠發射聲波去照射前方一定角度之內的物體。那麼這種聲波不光會被前方的物體接收到,也會被其他船隻接收到,如果對方安裝了特殊的聲波採集和處理設施,那麼這條發射聲波的潛艇就會很容易的被對方發現其位置。潛艇一旦被發現。就失去了它的最大優勢。這時候的潛艇已經不是海底殺手了,而是水中的一個破鐵罐子,只有被動捱揍的份。連還手和逃跑都是奢望。

其實如果r本潛艇不開啟主動聲吶,而是用被動聲吶潛伏在航線上,雖然也會被聯邦海軍的主動聲吶發現,但是被發現機率就能低很多,也能給聯邦海軍添更多的麻煩。不過r本潛艇包括r本海軍甚至英美等國的軍事顧問們,都不知道主動聲納的這個重大缺陷,他們只是認為在聯邦海軍的艦船上,肯定也安裝了一種更先進的潛艇探測器。

有了足夠的工程隊和施工機械,後勤物資又能夠按期抵達,宮崎機場終於在1個月之後全部完工了,2條600米長的跑道,一條可以當2條用,每條都可以同時起降2架ab…1型轟炸機,同時在機場附近還建設了11座臨時機庫、2座半地下的油料庫、2座武器庫(用來儲存航空炸彈)和一座有完備生活和指揮通訊裝置的指揮中心,並在附近的一個小山搭建了一個高50多米高的無線電發射塔。

機場完工了,意味著南海聯邦軍隊的進攻就要開始了,現在,聯邦空軍將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現一下他們的實力,並開創出一種全新的作戰模式出來,在這種新的模式中,空軍將作為戰場中的主要打擊力量,而陸軍則相對變成了防禦力量,而且這種新的作戰模式將會極大的挑戰以前的傳統作戰方式,在新模式中,軍隊的人數、訓練程度、大炮的多少、指揮官的經驗、防禦工事的堅固程度、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