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陳志武的“私塾”教案

◇ 熊曉鴿

和志武認識的時間並不長,卻是一見如故——記得是在哈佛商學院的一個研討會上,身處美國,乍聞鄉音,由異域見老鄉的親切感而萌生的信任和坦誠,在幾番你來我往且多半是在飯桌邊進行的探討和交流之後,迅速昇華成一種相見恨晚的知交情誼。於經商之道,我是半路出家,儘管在投資界摸爬滾打近二十年,積攢了無數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實戰經驗,卻經常覺得難以“以理服人”,讓國外的同行透徹地理解風險投資界的“中國特色”,從而明瞭我們這群當初的“外行”何以曲徑通幽,最終奇蹟般地“猴子稱大王”,在這片風險投資的“不毛之地”小有建樹。志武是地道的學院派,卻能恰到好處地靈活運用美國那套經濟學原理,詮釋中國種種光怪陸離而又光芒璀璨的經濟現象,從一堆亂麻中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地抽出其理論依據,也讓我大開眼界,更讓我常常笑著感嘆: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本書。於是懇請志武將他讀到的、或者他自己剛剛寫完的好文章發電郵給我,讓我這沒時間讀書的人,也能一目十行地概覽當今經濟學界的潮流與風向。

在世界經濟動盪不安的今天,我們每天都會聽到來自經濟學界的不同的聲音。從這些迥異的聲音中,依稀可辨他們不同的背景:服務於政府部門的經濟學家們多少都有為其政黨政策辯護之嫌;來自金融機構的首席分析家們更是殫心竭智不遺餘力地為其公司和客戶搖旗吶喊;唯有少數來自學院的學者們,雖然也難免學派學術之爭,但至少保持了相對的利益超脫與立場中立——只要我們保持兼聽則明的警醒,便往往能從他們嚴謹治學的研究成果中大獲教益。這也是為什麼我如此珍惜與志武這種亦師亦友的情誼,也始終將志武的文章和著作視為了解經濟學界風雲變幻的最直接可靠的資訊源。

然而,《24堂財富課:陳志武與女兒談商業模式》在志武的著作中是如此與眾不同。它不是一本研究高深莫測的金融數理模型的鴻篇鉅製,甚至也不是一本循規蹈矩的經濟學普及讀物。這是一位世界知名學府的金融學教授為他12歲的小女兒度身定製並因材施教的“私塾”教案,是一位滿懷愛心的父親,與一個對未來充滿野心、雄心與好奇心的少女的平等對話和智慧交流。彷彿一對醉心於探寶遊戲的父女,父親循循善誘,女兒孜孜以求,他們在人們熟悉的富豪名企中尋找成功的人格特質和商業模式,從小女孩熱衷的糖果店漫談到“好錢”和“壞錢”這類嚴肅的商業道德命題,又從令人聞之色變的金融危機追溯猶太人錢袋永不枯竭的奧秘和現代金融制度的必要與必然……看似取材隨意,卻又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潤物無聲。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陳大教授,既要絞盡腦汁,教導女兒識水性、辨風向、觀漁汛的基本常識和技巧,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讓商海的險惡乃至某些時刻的醜惡挫傷了少年那躍躍欲試生氣勃勃的求知慾與上進心,用心良苦,卻並不語重心長,許多話題也只是點到為止,舉重若輕。

難得志武本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將這本寫給愛女的著作公開出版。我以為,這的確是一本值得父母與兒女一起閱讀的開智啟蒙的經濟學讀物。

(作者為IDG全球常務副總裁,著名風險投資家)

。。

愛國教授可貴的企圖心

◇ 徐小平

我一直是陳志武教授忠實的粉絲。他和女兒有關商業模式、商業思維的對話,在《創富志》專欄和他的部落格上連載時,我是他沉默而快樂的讀者。陳教授人在耶魯,但他對中國經濟、金融和商業的各種評論文章,寫得非常精闢有趣,是我獲得思想火花的火種之一。現在他把與女兒的這些對話整理出版,使我們能夠讀到一本角度獨特、觀念新穎的趣味讀物,對於我們建設現代商業文明、普及商業文化、傳播商業意識非常有價值。

我在1996年加盟新東方之前,曾經於1994年回國創業一年,結果大敗而歸。回頭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一條,就是自己“缺乏商業意識、不懂商業模式”。而這個缺乏,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事實上是一代人的事情。在“*”和計劃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我們,基本上都缺乏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雖然在經濟建設大潮中,人人都意識到了掙錢的重要性,卻發現要創業致富,還得補上一課。慾望的釋放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但商業文明的建設卻需要長久的工夫。時代對經濟建設、商業成功的渴望和呼喚,與社會在商業意識上的薄弱甚至扭曲、個人對商業文化的陌生乃至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