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明。歸帆翳盡日,去櫂聞遺聲。

鄉國飄渺,路途漫長,懷一顆羈旅的心靈,茫然仰望高懸的旗旌。

我心總在悠然之中,京華的懷念不能消減,悵望西北,迢遞千里路程。太遠太遠啊,薄暮時分的大山之上,惟看見一雙巨大的鳥兒,在翩翩飛行……

杜佑後來卻獲得了提升。

貞元十七年末,在杜佑幕府學習了幾年文武之道的劉禹錫接到了朝廷的調令。這年劉禹錫三十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劉禹錫傳 十 監察御史A

十 監察御史

京兆府渭南縣主簿,這是劉禹錫於貞元十八年正月開始擔任的職務。

前一年冬天,劉禹錫離開揚州返回洛陽,陪伴母親過了年,正月初便離開洛陽西去赴任。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劉禹錫到達渭南。

渭南縣在京兆府轄下屬於中等縣份,因為它離長安畢竟不是太近,但它的級別比普通州縣還是高一些的,所以劉禹錫的品級高於一般主簿。

時任京兆尹是韋夏卿。前年,朝廷曾任命韋夏卿為徐州行軍司馬,讓他去接替亡故的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的職務。張建封的部隊發生兵亂,非得擁戴張建封的兒子張愔接任他老子不可,韋夏卿被拒於城外,朝廷只得把他調回吏部,充任侍郎。

貞元十七年秋天,幹了一年吏部侍郎的韋夏卿升任京兆尹,京師地方的首席長官。

其實韋夏卿不單十分瀟灑,還是很有才幹的,他尤其愛才,所交遊均系當時的名士,特別喜歡劉禹錫這樣的有為青年,故而劉禹錫甫一到位,就受到韋夏卿的賞識,代韋夏卿撰寫奏表、文狀,韋夏卿一點也不挑剔,總是予以首肯。

韋夏卿不惟自己愛學習,還善於發現文才,鼓勵手下在職進修。

有個名叫竇群的處士,住在偏遠的晉陵,勤學不懈,寫了不少富有見解的史論,韋夏卿聽說後就調來閱讀,確乎不錯,於是舉薦給朝廷,竇群也得以做官。

施士匄是位大博士,大學問家,韋夏卿把施士匄請到府中講授《詩經》。京中士大夫都來聽講,劉禹錫自然是要聽的,當時擔任京兆府藍田縣縣尉的柳宗元也來聽,還有韓泰,與劉禹錫有點親戚關係,也被劉禹錫邀請來聽。

施士匄講《毛詩》,與漢代酸儒大不相同。漢代的所謂經師,都是讀死書、死讀書的角色,都是拘泥師說、墨守古訓的章句之徒。而施士匄是在表達自己的理解,是在按照自己的思想在自由發揮。

如“維鵜在梁”者,毛注實為不確。施士匄說,“梁”系人取魚之處,義在鵜鶘當自求食,不應於人樑上取魚,譬喻人自不行善,反貪天之功……

韓愈評價,施先生明白毛《詩》、鄭《詩》,精通《春秋》、《左氏》,又善於講解,朝內之賢士大夫,跟隨他執經考疑,這才相繼不斷。

確實,施士匄的《詩經》課堂饒有趣味,他還以豐富的學識和辯證的理解糾正了毛注中的某些失誤,讓劉禹錫們非常受用。重要的是,在當時比較險惡的朝局下,有志於政治革新的人接受了施士匄經以致用學風和獨立思考的精神,發酵作用可想而知……

此間,劉禹錫、柳宗元和僚友韋執誼、王叔文、王伾因為相同和相似的政見漸漸加深了友誼。他們認為朝政日非,社稷不寧,原因其一在於宦官跋扈擅權,其二在於藩鎮擁兵割據,要想恢復正常秩序,必須從這兩個要害處著手……

貞元十八年夏秋之交,劉禹錫回洛陽拜望母親,在洛陽居住了較長一段時間。

官場的勞碌放下了,像一般人家的孩子一樣,在母親膝下,侍奉,陪伴,是劉禹錫感覺最為溫情的時光。父親故去之後,他最惦記的就是母親的身體,所幸老太太居住在洛陽,水土沒有問題,兒子官運通達,心情因而不錯,身體一直十分紮實,只要劉禹錫到家,童僕們都爭先恐後地彙報老太太的好,身子骨好,心腸善良,家庭上下和樂……

陪著母親外出散心,之外,免不了應酬和交遊。

友人楊處厚曾系進士,元和十年因受株連被貶至邛州做大邑縣尉,已經八個春秋了,一直在基層,沒有升遷訊息。經過洛陽,會劉禹錫,言談之間希望有所幫助。劉禹錫是瞭解楊處厚的,於是便策略地提請時官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

劉禹錫傳 十 監察御史B

十 監察御史

貞元十八年夏秋之交,劉禹錫回洛陽拜望母親,在洛陽居住了較長一段時間。

官場的勞碌放下了,像一般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