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劉禹錫傳 十五 宏圖初展A

十五 宏圖初展A

翰林院。室外雪花飛舞,寒氣四塞,屋裡爐火熊熊,溫暖如春。

劉禹錫、柳宗元、王叔文等人沉浸在施展宏圖遠略的欣喜中,尚無慮將面臨多少激流險灘。僕役不斷地往爐中加炭,往席上端菜。因是國喪期間,惟不能吃葷飲酒。

柳宗元為凌準斟了一杯茶水,感嘆地道:“師尊真是膽識過人。在下昔日只知師尊才學,不知師尊膽略,今日得見,倍加感佩。請滿飲此杯。”

凌準接過杯子一飲而盡,擺手答道:“書生之勇,何談膽略?真要說到治國方略,還需夢得、子厚。當然更要仰仗王公了。嗯?呂化光出使西域未歸,李致用為何也未來呢?”

王叔文說:“致用母親有病,在家照看。”

韓泰向王叔文敬一杯茶水道:“十年蓄一志,成就在今朝。眼下當世管、周、伊、葛匯於一堂,天下之弊何憂不除?”

王叔文則心中隱憂未消,道;“太子剋日即位,而病勢仍未好轉,我輩但得權柄,前與太子所議之事,須儘快行之,如若拖延,恐有不利啊!”

太子的關心民瘼、力主除弊,大家是知道的。

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廣大農民淪為依附豪族地主的佃戶。由於百姓逃散,戶口銳減,朝廷稅收萎縮,造成財政困難。太子一直憂心於此,不斷向王叔文等人瞭解“人間疾苦”。

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原因,一是宦官專權,二是藩鎮割據。德宗在世時,宦官掌握禁軍已形成一種制度了。他們不僅把持神策軍,而且擔任各道監軍使,幾乎控制了全國的軍權。宦官進而任樞密使和宣徽使,掌握機要,宣佈詔令,操縱朝政。這也是太子總要改革的重要方面。

貞元后期,宦官威權日熾,蘭錡將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帥,必以賄成,萬機之與奪任情,九重之廢立由己。而藩鎮擁兵割據,對抗朝廷,政不能行,令不能達,是與宦患一樣嚴重的問題。

太子李誦經常與王叔文等談論政道,從歷代興衰治亂到當今朝政都無所不及,立志執政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其實李誦是個性格寬仁、富有謀斷的人——

建中四年朱泚作亂,德宗逃到奉天。李誦從幸過程中,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戰,督勵將土,無不奮激。

貞元中,朝廷上以陸贄為首的正直敢言之士和以裴延齡為首的奸佞之徒鬥爭十分激烈。李誦分辨忠奸,暗中支援宰相陸贄,艱難說服剛愎自用、猜忌功臣的德宗拒用裴延齡為相——

德宗在位歲久,稍不假權宰相。左右倖臣如裴延齡、李齊運。韋渠牟等,因間用事,刻下取功,而排陷陸贄、張滂輩,人不敢言,太子從容論爭,故最終不任延齡、渠牟為相。

陸贄最後遭裴延齡陷害被貶。李誦由此認識到,像陸贄那樣,單身獨馬,以片心除眾弊,隻身遏群邪,是難以奏效的。因此,他身在東宮,十分注意廣泛收羅賢才。

王叔文、劉禹錫等有志之士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聚攏在李誦周圍的。

德宗駕崩,太子得展宏圖的機會來臨,不幸卻中風不愈,怎不令他的政治革新集團在策劃大計的同時心存憂慮呢?

劉禹錫建議道:“丞相等職任命之後,首要之務,當為罷除宮市,遣散五坊小兒,停止各道進奉,以慰人心。”

王叔文道:“杜佑相公,聲望隆重,治事有方,冢宰之職,可以任之。夢得曾在他麾下征伐徐州張愔,又有舊屬之誼。宮市、五坊小兒自當速罷,但宜先行敲山震虎。”

劉禹錫問:“敲山震虎?”

“選定若干罪惡昭彰的閹官,停掉俸祿,顯示皇威,使其背後的人物不敢輕舉妄動……”

正月二十六日,順宗李誦的登極登基大典舉行。

太極殿裡,鼓樂齊鳴。百官在莊嚴肅穆的樂聲中,分兩列入殿。順宗身穿孝服,足登麻鞋,由兩名內侍在背後暗暗攙扶,緩步坐上寬大華貴的御座,接受百官朝賀。。 最好的txt下載網

劉禹錫傳 十五 宏圖初展B

十五 宏圖初展B

太子李誦經常與王叔文等談論政道,從歷代興衰治亂到當今朝政都無所不及,立志執政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其實李誦是個性格寬仁、富有謀斷的人——

建中四年朱泚作亂,德宗逃到奉天。李誦從幸過程中,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戰,督勵將土,無不奮激。

貞元中,朝廷上以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