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為好……
想透過陸質對太子施加影響,以爭取他同情和支援革新大業,事實說明無效。
耳目將陸質被太子呵斥一事報知內侍省知事薛盈珍,薛盈珍喜上眉梢,忙對劉貞亮轉達,兩人開懷大笑。
“看來太子對王叔文一黨厭惡至極。這對我輩大大有利呀!”劉貞亮欣喜道。
“是啊。”薛盈珍道,“現在該添上一把柴了!下一步應如何舉動?”
“升王叔文的官。”劉貞亮一字一頓道。
“升……官?升他的官?升什麼官?”薛盈珍吃驚地問。
“戶部侍郎,最好加賜紫服。”劉貞亮壓低聲音道,“但有任也有免……”
薛盈珍這才若有所悟。
經過一番秘密活動之後,二十三日,順宗頒詔,任命王叔文為戶部侍郎,賜紫服,免去翰林學士職。
散朝後同輩諸人紛紛來向王叔文道賀。王公躋身戶部堂官之列,今後大有可為呀!
劉禹錫知道這個任免意味著什麼,面有憂色,不好多說。
王叔文長嘆一聲,拍著授官制書道:“這是何物?一道牆壁啊。我每日到翰林院商量公事,削去學士之職,有何因由入院呢?”
剛剛商定了成敗攸關的一步,各路人選業已分派,誰想又生禍端。翰林院不得入,權柄由何處來?一旦失權,仇家這麼多,到時如何能保平安!
王叔文平日著文不很順手,當下便請王伾代筆,上章請求恢復翰林學士職位。王伾也並不精通文辭,用盡平生所學,費了一夜工夫,才將奏章寫成呈上。往常事關同輩諸人的上奏,次日便有迴音,這次過了三天還是杳無音信。
王伾不放心,又擬一奏疏呈上,這才有詔頒下:準王叔文三五日入翰林院一次,免去學士之名。
宦官集團在立嗣問題上得逞後,又策劃由韋皋、嚴綬、裴均三個藩帥同時出面上表,請權令皇太子親監庶政。
韋皋還對王叔文等人進行攻擊——
輒當重任,賞罰任情,墮紀紊綱。散府庫之積以賂權門。樹置心腹,偏於貴位;潛結左右,憂在蕭牆。竊恐傾太宗盛業,危殿下家邦,願殿下即日奏聞,斥逐群小,使政出人主,則四方獲安。
宦官與藩鎮內外呼應,形勢對革新派極為不利……
愁恐的王叔文難免有些慌張起來,看看已到百官回府時分,忙差人去請劉禹錫過來計議。
劉禹錫進了王府,一見王叔文,吃了一驚:數日不見,王公面上神采已消減大半,兩腮陷下很深,雙眼渾濁無光,頭上髮絲灰白了一半,幾乎認不出來了。
劉禹錫突感一陣悲涼,剛想說幾句勸慰的話,卻聽到一個衰弱而低沉的聲音:“夢得,雪上加霜了……”
劉禹錫傳 二十一 形勢逆轉B
二十一 形勢逆轉B
剛剛商定了成敗攸關的一步,各路人選業已分派,誰想又生禍端。翰林院不得入,權柄由何處來?一旦失權,仇家這麼多,到時如何能保平安!
王叔文平日著文不很順手,當下便請王伾代筆,上章請求恢復翰林學士職位。王伾也並不精通文辭,用盡平生所學,費了一夜工夫,才將奏章寫成呈上。往常事關同輩諸人的上奏,次日便有迴音,這次過了三天還是杳無音信。
王伾不放心,又擬一奏疏呈上,這才有詔頒下:準王叔文三五日入翰林院一次,免去學士之名。
宦官集團在立嗣問題上得逞後,又策劃由韋皋、嚴綬、裴均三個藩帥同時出面上表,請權令皇太子親監庶政。
韋皋還對王叔文等人進行攻擊——
輒當重任,賞罰任情,墮紀紊綱。散府庫之積以賂權門。樹置心腹,偏於貴位;潛結左右,憂在蕭牆。竊恐傾太宗盛業,危殿下家邦,願殿下即日奏聞,斥逐群小,使政出人主,則四方獲安。
宦官與藩鎮內外呼應,形勢對革新派極為不利……
愁恐的王叔文難免有些慌張起來,看看已到百官回府時分,忙差人去請劉禹錫過來計議。
劉禹錫進了王府,一見王叔文,吃了一驚:數日不見,王公面上神采已消減大半,兩腮陷下很深,雙眼渾濁無光,頭上髮絲灰白了一半,幾乎認不出來了。
劉禹錫突感一陣悲涼,剛想說幾句勸慰的話,卻聽到一個衰弱而低沉的聲音:“夢得,雪上加霜了……”
劉禹錫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看王公去職是無可阻擋的了,而他一旦去職,群龍無首,誰來挽救危局呢?他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