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多慮。
一切依順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悅、恐懼、顧慮都被洗滌得乾乾淨淨,順便,把文字也洗乾淨了。你看這四句,乾淨得再也嗅不出一絲外在香氣。我年輕時初讀此詩便驚歎果然真水無色,前不久聽到九旬高齡的大學者季羨林先生說,這幾句詩,正是他畢生的座右銘。
“大化”——一種無從阻遏、也無從更改的自然鉅變,一種既造就了人類,又不理會人類的生滅過程,一種絲毫未曾留意任何輝煌、低劣、咆哮、哀嘆的無情天規,一種足以裹卷一切、收羅一切的颶風和烈焰,一種撫摩一切、又放棄一切的從容和冷漠——成了陶淵明的思維起點。陶淵明認為我們既然已經跳入其間,那麼,就要確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奈。而且,一旦確認,我們也就徹底自如了。徹底自如的物態象徵,就是田園。
四
然而,田園還不是終點。
陶淵明自耕自食的田園生活雖然遠離了塵世惡濁,卻也要承擔肢體的病衰、人生的艱辛。田園破敗了,他日趨窮困,唯一珍貴的財富就是理想的權利。於是,他寫下了《 桃花源記 》。
田園是“此岸理想”,桃花源是“彼岸理想”。終點在彼岸,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終點,因此也可以不把它當作終點。
《 桃花源記 》用娓娓動聽的講述,從時間和空間兩度上把理想藍圖與現實生活清晰地隔離開來。這種隔離,初一看是藝術手法,實際上是哲理設計。
就時間論,桃花源中人的祖先為“避秦時亂”而躲進這裡,其實也就躲開了世俗年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時間在這裡停止了,歷史在這裡消失了,這在外人看來是一種可笑的落伍和悖時,但剛想笑,表情就會凝凍。人們反躬自問:這裡的人們生活得那麼怡然自樂,外面的改朝換代、紛擾歲月,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意義?於是,應該受到嘲笑的不再是桃花源中人,而是時間和歷史的外部形式。這種嘲笑,對人們習慣於依附著歷史尋找意義的惰性,顛覆得驚心動魄。
就空間論,桃花源更是與人們所熟悉的茫茫塵世切割得非常徹底。這種切割,並沒有借用危崖險谷、鐵閘石門,而是透過另外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美醜切割。這是一個因美麗而獨立的空間,在進入之前就已經是岸邊數百步的桃花林,沒有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位漁人是驚異於這段美景才漸次深入的。這就是說,即便在門口,它已經與世俗空間在美醜對比上“勢不兩立”。
第二種方式是和亂切割。這是一個憑著祥和安適而獨立的空間,獨立於亂世爭逐之外。和平的影象極其平常又極其誘人: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雞犬相聞、黃髮垂髫……這正是歷盡離亂的人們心中的天堂。但一切離亂又總與功業有關,而所謂功業,大多是對玉階、華蓋、金杖、龍椅的爭奪。人們即便是把這些耀眼的東西全都加在一起,又怎能及得上桃花源中的那些平常影象?因此,平常,反而有了超常的力度,成了人們最奢侈的盼望。很多人說,“我們也過著很平常的生活呀”。其實,即使是普通民眾,也總是與試圖擺脫平常狀態的功利競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都不是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之所以成為桃花源,就是在集體心理上不存在對外界的嚮往和窺探。外界,被這裡的人們切除了。沒有了外界,也就阻斷了天下功利體系。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態獨立和精神獨立,才是真正的空間獨立。
第三種方式可以說得拗口一點,叫“不可逆切割”。桃花源的獨自美好,容不得異質介入。那位漁人的偶爾進入引動傳播,而傳播又必然導致異質介入。因此,陶淵明選擇了一個更具有哲學深度的結局:桃花源永久地消失於被重新尋找的可能性之外。桃花源中人雖然不知外界,卻嚴防外界,在漁人離開前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漁人背叛了這個叮囑,出來時一路留下標記,並且終於讓執政的太守知道了。但結果是,太守派人跟著他循著標記尋找,全然迷路。更有趣的是,一個品行高尚的隱士聞訊後也來找,同樣失敗。陶淵明藉此劃出一條界限,桃花源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隱士天地。那些以名聲、學識、姿態相標榜的“高人”,也不能觸及它。
這個“不可逆切割”,使《 桃花源記 》表現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陶淵明告訴一切過於實用主義的中國人,理想的藍圖是不可以隨腳出入的。在信仰層面上,它永遠在;在實用層面上,它不可逆。
五
不管是田園還是桃花源,陶淵明都表述得極其淺顯,因此在宋代之後也就廣泛普及,成為中國文化的通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