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先咽。
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
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這是一首描寫情人離愁的詩歌。
這首詩寫的是秋日的離愁:“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交代離別時的節令,並用“颯颯秋風”渲染離愁別緒。接下去是寫一對離人的表情:“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相向,就是臉對著臉、眼對著眼;從“含情”二字裡,使人想象到依戀難捨的情景,想象到汪汪熱淚對著熱淚汪汪的情景;想對愛人說些什麼,早已抽抽咽咽,還能說出什麼來呢!因為這兩句寫得極為生動傳情,宋代柳永,便把它點化到自己的詞中,寫出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名句。抽抽咽咽固然說不出話來,但抽咽稍定,到能夠說話之時,卻反而覺得沒話可說了:“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不是麼?原先對“離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囑咐幾句什麼話,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跡,但看到對方那痛楚難堪的表情,還有什麼需要可說的呢?“卻難說”三字,確切地寫出了雙方當時的一種心境。這一對離人,雖然誰都沒說什麼,但“未說一言,勝過千言”,更表現了他們深摯的愛情和相互信賴。最後用一幅開闊的畫面,寫出了他們對別後情景的遐想:“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從這幅開闊的畫面裡,使人看到了他們在月光之下思念對方的情狀,使人想象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相互祝願。
總起來看,詩人以秋風渲染離別的氣氛;寫“含情”之難捨,以“氣先咽”來描狀;寫“心曲”之複雜,以“卻難說”來概括;寫別後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畫面來遐想兩人“唯所思”的情狀。詩人換用幾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具體而動人。特別是“悲來卻難說”一句,本是極抽象的敘述語,但由於詩人將其鑲嵌在恰當的語言環境裡,使人不僅不感到它抽象,而且覺得連女主人公複雜的心理活動都表現出來了。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藝術效果。
(傅經順)
登科後
登科後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新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詩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侷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孟郊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鵠的,頗出意料。這就彷彿象是從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來,登上了歡樂的峰頂;眼前天宇高遠,大道空闊,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風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裡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於此”(《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並不留連於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馬疾馳呢?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又怎能“看盡”呢?然而詩人儘可自認為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徵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徵。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
(陳志明)
秋懷(其二)
秋懷(其二)
孟郊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