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8部分

自己的反應是很有道理的。但結果卻是越如此做反應,越是把局面攪得更糟。直到有一天受到了啟發,才一步步跳出習慣和本能的奴役。”

這段話很抽象,因此科洛加長老對具體的事物更感興趣:“哦?誰啟發的你?看來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智者了。他啟發了你什麼?”卻見麥哲倫將手四下一指:“便是這自然界了,是這裡千姿百態的各種生物和生物所對應的環境。我們先橫著遍觀當下,人用各種觀念和思維習慣去應對變換不停的環境,就像動物用各種形態去應對變換不停的環境,或羽或殼、或走或遊、或有腳或無腳、或輕盈或沉重、或爪刺外露或皮毛柔和,種種形態對應事物各有優缺點,種種觀念和思維習慣去應對事物也是各有優缺點。”

“我曾在一片荒漠中見到乾旱高溫、僅有硬草的廣袤之地,其草堅硬,鹿羊皆難食之。因此只有一些山鼠和兔子以草為食的生活,然後鷹蛇食鼠兔,成了一生命輪轉之地。我又曾在一個大島上遇到同樣乾旱高溫、僅有硬草的廣袤之地,其草也是堅硬,可此處無山鼠和兔子,而是生活著極多的螞蟻,各個螞蟻各鑄土丘為‘城堡’,以至於廣袤旱地上處處是蟻丘城堡,如樹樁分散而立、綿延數十哩。然後有飛蟲、食蟻獸等以螞蟻為食。由此得知‘乾旱高溫、僅有硬草的廣袤之地’並未規定‘只准以山鼠和兔子來配我’反之也未規定‘只准以螞蟻配我’。同樣也未曾規定‘不準以山鼠和兔子配我’或者‘不準以螞蟻配我’。當人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也需要謹記:我雖然用現在的本能、習慣、社會灌注給我的意識形態來處理,但事情本身並未規定‘只准以某某某種的本能、習慣、社會意識形態配我’。事情本身實未做過此類規定,而人自己卻執著於自己給自己強加的規定,本能的有種傾向‘必然如此、應該如此、當然要如此’,即便知道不如此也可以有另一種可行的方法,甚至更好的方法,但就是放不下,乃至社會劇變時只能以投湖自盡的方式了結自己。這就是自己奴役自己的結果啊。這是第一個要點:事情本身並未規定你必須用什麼模式去應對它,事實上應對一個事物的模式可能有很多種。而人會執著自己既有的這一套為正統。這就是自我奴役的開始。”

對面宛如瘦高亞巨人的科洛加長老很能理解這個觀點,立刻點頭道:“所言甚是。我所在的叢林中原有一類遷徙性的大鳥生存,年年到此,給叢林帶來生機。後有一年,不知何故就再也沒有來過。因其不來,導致飛鷹數量減少,一些蛇、獸也收到影響。七年後忽又有一種遷徙性小鳥加入,年年復來,使叢林再現生機。飛鷹數量增多,蛇、獸數量也是恢復。雖與前期相比略有不同,蛇的形勢大好。但總體而言還是和以前差不多的。所以叢林並未規定:只准遷徙性的大鳥配我,不準遷徙性的小鳥配我。反之亦然。一林之中鳥以翅應對,可以立足;龜以殼應對,可以立足;鼠以四肢應對,可以立足;蛇以線形身體曲折前進,也能出入各處,可以立足。重重模式皆可應對叢林,而叢林實未規定:只准以某某模式應對我。這裡面沒有什麼必然的模式。但是~~~~這與人處理事情聯絡起來~~~~感覺好奇怪的樣子。”

而對面東郃子則答道:“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這兩個領域本來就有很多類似之處。比如人會執著自己既有的這一套為正統。即便知道這一套有問題,用另外一套才是出路,但他自己也很難改變。乃至說:‘老子就是要這樣’這就像那些生活在大草地裡的大角鹿,因為大角者體力充沛、身體健壯,能避開虎狼的追捕,因此得到雌鹿青睞。可滄海桑田,大草地慢慢變成了灌木地,大角者在灌木中進行困難,反而難以避開虎狼追捕。雖然其知道大角是禍害,但此種模式已經延續了千百年,想要短時間內轉變異常困難,偏偏草地變灌木地來的就特別快,最後十世而絕。”

PS——每天一次推薦,一個點選,也是一種貢獻。希望這裡能欣欣向榮。

關於古巫師:古巫師類似遊吟詩人,也是魅力施法、也是可選擇施展、也是最高6階法術,法術內容也相似。但減少了一些幻術類,增加了一些變化類。好吧,我承認——我就是不喜歡遊吟詩人,所以就用古巫師替代了他們。就像我不喜歡武僧,就找了個神拳使將其替代。古巫師就是遊吟詩人與《城主指南》中‘巫婆’的混合體。

第一卷 人世間 第1092章解脫初要章

第1092章解脫初要章

他這一說倒讓科洛加長老若有所思:“如此說來,兩個領域確實有類似之處。你這麼一說,我也想起另一件事兒。我一朋友所居的沼澤中原有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