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花生的種植,只需人均不到一畝的土地,兩年時間內就能初步解決溫飽問題,兩年後如果能得到張教授小型農業綜合養殖技術的支援,基本不需要再買肥料了。這是我們得出的初步結論,我們打算再進行一週到十天的深入考察走訪,拿出最後的報告交給你,希望能對這裡苦難的瑤族同胞有所幫助。”

第四百二十章 火種

了老韋的意見,康寧心動之餘,不由感激地向三位善家點頭致謝,隨後以開玩笑的方式說道:“可惜這裡的條件實在是太艱苦了,否則我要是能常把你們請來做技術指導該多好啊?要是能得到你們的支援,可是我們的瑤胞苗族同胞的福氣!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擺脫飢餓的威脅,脫貧致富了。可惜啊,如今我就算一個月給你們每人一萬元人民幣的工資,也得你們願意留下來才行啊!”

老韋幾個人聽完康寧的話,心裡一動。

心機活泛的張定寰教授扶了扶眼鏡,也是哈哈一笑:“這裡的條件艱苦嗎?我可不覺得,真要比較,這裡可要比七、八十年代我們到山區工作那會兒好多了。幾十年來,我們生命裡幾乎一半的時間,我們大都是在這樣條件艱苦的基層度過的,哪像現在的年輕人搞科研這麼舒服?何況,我們這些老傢伙在國內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如今採用的全都是什麼所謂的歐美高新技術,無論是種子還是化肥,全都使用進口技術了。我們這些老傢伙儘管憂心忡忡,向上面提了不少的意見,可現在各級政府都擺出一副急功近利的樣子,哪兒管什麼農林畜牧漁等自主產業和食品安全隱患?唉,看來這次回去後,我們都得退下來,回家抱孫子嘍!”

康寧眼前一亮,身子往前一探,滿臉熱忱地建議道:“既然這樣,那晚輩也不轉彎抹角了,直接說吧!各位長輩。如果你們願意,我馬上向徐家偉總裁提出要求,以剛成立的寮國西北農業技術公司的名義聘請你們。你們平時的工作,大多數在寮國琅勃拉邦等西北地區,搞搞專業研究和實地調研。有精力再指導一下具體地工作和帶帶徒弟,只要在關鍵季節抽出時間前來這個地方指導一段時間就行了。我給你們的待遇是:不含獎金。每月支付的薪水不低於一萬五千人民幣,不知各位願不願意屈就?”

六人一聽,大吃了一驚,誰也沒想到,康寧竟然會提出如此誘人的建議,給予如此優厚的待遇。

六人略作商議便取得了共識。老韋轉向康寧,半信半疑地問道:“小康。條件這麼好,你不會是沒事拿咱們幾個老傢伙開玩笑吧?”

康寧一臉真誠地笑著道:“這當然不是玩笑話!實際上,我和徐家偉先生地兒子在緬甸成立了一家投資基金公司,在大力捐助和扶持貧困華人華僑的基礎上,也進行相應地營利性投資。農業經濟也是我們發展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的意見通常他會採納的。我只想問一問。如果這個薪酬敲定了,幾位長輩願不願意就此過來?如果願意,大家回到琅勃拉邦就可以簽訂正式的工作合同,我們也好以學術研究的名義,儘快替各位辦理相關地手續。”

老韋六人見康寧直率坦誠的樣子,知道動真格地了,於是又再次聚在一起商量,最後除了一位年紀相對較為年輕的專家之外,其餘五人當即表態願意簽訂工作合同。

只見康寧從邊上的小包裡拿出一部樣式十分怪異的手機,不一會兒就撥通了電話:“徐哥,咱們成倆林畜牧等相關產業綜合研究所的時機應該已經成熟了,到我這兒來地韋教授等老前輩可都是寶貝啊!他們是希望的火種,是成千上萬貧困人民的希望所在啊…哈哈!沒錯…好地,徐哥你稍等…”

老韋接過康寧遞來的衛星電話,聽到話筒裡傳來徐家偉熱情的問候,一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好哆哆嗦嗦地將話機交給了邊上的張定寰教授。

老張興奮地接過話機,與徐家偉大致就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交談,並詳細聽取了徐家偉的計劃介紹。

二十多分鐘過去了,張定寰將話機遞給了康寧,轉向老韋和幾個同伴,一臉激動地說道:“徐總裁說,公司會立即著手組建最好的產業研究機構,所需的科研裝置和材料等我們回到琅勃拉邦後由我們列表,交由公司統一採購,並且願意出資購買我們手頭所有的技術成果,併為我們提供住宅、工作交通工具、助手和研究資金,還打算在下個月從國內畢業生中招聘一百人左右的相關專業人才,充實到整個研究隊伍中。老那邊,咱們這個考察團已經有七個人明確表了態,願意留在寮國工作了。老韋,老黃、老錢…各位哥們兒,這一忙活起來,咱們這輩子恐怕能多活二十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