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聲辯解道:“老祖宗,這你可就冤枉我了。鳳兒雖然年紀小不懂事兒,可也不至於這般輕狂。您不知道,這《琵琶記》⑴可不是什麼雜書豔詞,連太祖皇帝都曾盛譽它是“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呢。那姓蔡的書生端的是個世間少有的全忠全孝的男子。這倒還罷了,這趙五娘,賢孝貞淑,侍上恭敬最是難得,那蔡伯喈進京趕考適逢災年,顆粒無收,她便將官府賑災發放的一口淡飯全給公婆充飢,自己只拿狗彘食用的谷膜米皮暗處吞嚥,殊不料婆婆誤以為她偷藏吃食,連聲辱罵斥責。這一餓的枯瘦如柴的趙五娘卻謹遵孝道,不辯不爭,依舊任勞任怨,傾心侍奉。這樣的孝婦賢妻怎麼能不教人敬重佩服呢。”

安老太君聞言好一會方才嘆道:“果真是極個難得的。古人常說:“孝者順也。”凡事順著父母長輩,對上人言聽計從,不爭辯,不自作主張,時時刻刻記著顧全大局,恭謹謙厚這才是真正的孝道。可惜,咱們府裡就是有些人,仗著自個兒的身份便目中無人在長輩上人面前囂張跋扈,任意妄為。倒真應該多看看這《琵琶記》才是。”。。。。。。

⑴《琵琶記》元末南戲,高明撰。寫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譽為傳奇之祖的《琵琶記》,是我國古代戲曲中一部經典名著。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父不許,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試。應試及第,中了狀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不允,強迫其滯留京城。自伯喈離家後,陳留連年遭受旱災,五娘任勞任怨,盡服侍公婆,讓公婆吃米,自己則揹著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時痛悔過甚而亡,也死於饑荒。蔡公、蔡婆去世後,五娘祝髮賣葬,羅裙包土,自築墳墓。又親手繪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往京城尋夫。尋至牛府,夫妻遂得以團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后皇帝卜詔,旌表蔡氏一門。

正文 157:荊棘滿懷天未明(二)

157:荊棘滿懷天未明(二)

鳳鸞妙目流光偷眼瞥見安老太君臉上閃過一絲意料之中的厭惡,便知曉方才那一番看似無意的話必是成功地勾起了她對暗香閣那位的不滿,心中得意,面上卻一絲也不露,因抿嘴奉承道:“還是老祖宗看得遠想得深,可惜現下沒有紙筆,不然鳳兒定要好生記下來,掛在床前也好給自個兒一個警戒。”

安老太君滿意地拍了拍鳳鸞一雙柔弱無骨的玉手,笑道:“你這孩子,就會拿我這老婆子取笑。我就說忽裡巴拉地怎麼想起送個安枕香囊過來了,原來是想拿我做擋箭牌。”

鳳鸞低頭絞著帕子,嬌豔的臉頰微微泛紅,羞赧道:“這是二表哥的書房,鳳兒自個兒怎好貿然打攪。”

安老太君微微蹙眉,搖頭嘆道:“你這孩子也太老實了,雖然男女授受不親,可你們總是姑表親,又同住在一府裡,自然不比旁人。還是這般小心翼翼的,看著真教人心疼呢。”

鳳鸞點頭乖巧地應道:“老太太的話兒鳳鸞記下了。只是二表哥雖然不計較,可郡主殿下向來是個有心的,鳳兒只怕一個不留神壞了素日的情分。”又扯著安老太君的袖子撒嬌道:“老祖宗,您就勉強再走幾步,前邊就是青棠軒了。您今個受累,鳳兒回去給您捏肩捶腿,收拾了被褥在您榻邊親自上夜來賠罪好不好嘛?”

安老太君聞言微微慍怒道:“怎麼她又為難你了?我就知道,她狂傲的很,就她自己是個好的,旁人都是腳下的泥土,憑你是誰總能尋出個不是來。”

鳳鸞故作驚惶,連連搖頭支支吾吾道:“沒有沒有,二表嫂親切隨和,待我極好。就好像我的親姐姐一樣。”

安老太君撇嘴不屑道:“你還替她遮掩。咱們這位郡主娘娘的脾氣別人不知,我這沒權沒勢的孤老婆子這些日子來可是領教了不少呢。只怕你把人家當姐妹,人家可一點也沒把你放在心上,說不準還當外人防著呢。”

鳳鸞還沒說話,她身邊的畫眉便撅嘴抱怨道:“可不是?前幾日小姐聽說瑜哥兒胃口不好,特意做了好克化的棗泥山藥糕巴巴兒送過去。那邊守門的婆子卻硬攔著不許人進。還說了好些不乾不淨的話。也虧得小姐度量大,沒和她們計較放下東西就走了。奴婢丟了帕子回去尋,誰知正好瞧見郡主身邊的碧紗將那些吃食整碟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