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來,秦冬梅每天的事情就是教一教楊茜茜讀書認字,買菜做飯什麼的。
而還有一群人,依舊沒有忘記楊天。
卡杜利市內的一座普通的民房。
劉海東正衝著幾個情報員大發脾氣:“你們告訴我,這都過去多長時間了,啊,兩個月零九天,足足七十天,人呢,人到底去哪兒了,你們都是廢物嗎,連這麼點兒小事也查不清楚!”
當初把有關情報送給楊天之後,楊天雖然一口拒絕了,但華國方面推測,楊天肯定會有所行動,比如撇開華國,自己搞相關研究。
所以上面很快給出了指示,讓劉海東滲透到卡杜利,監控楊天的行動,至少要確定,楊天是否真的在搞研究。
只有確認了這一點,華國方面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舉動,不論是購買還是想方設法搞到手。
可是讓劉海東鬱悶的是,當他佈置人手,準備對楊天實行監控的時候,楊天消失了。
不知道楊天去了哪裡。
跟蹤周凱或許是個好辦法,可週凱外出很頻繁,而且受限於人手,衛星調配不協調等因素,跟蹤了好多次,還是無法確定哪一次周凱是去見楊天的。
而到了後來,周凱似乎把楊天忘記了一樣,每天就是往返於阿卜耶已各個城鎮,主持整個地區的恢復和建設。
線索到這裡基本就斷了,劉海東想了很多辦法,也只能確定楊天不在卡杜利。
可楊天不在卡杜利,那會在哪裡呢?
劉海東不得而知,只能一次次的大發脾氣。
而就在這種狀態下,時間來到了15年一月份。
一月九號,不堪經濟徹底崩潰的北蘇國政府,還有歷史數月的漫長內戰,北蘇國又有三個州,相繼宣佈自治。
北達富爾州,白尼羅州,紅海州。
三個州的自治,好似臨門一腳,把北蘇國推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未完待續。。)
第三十六章 華國的贊成票
狼煙烽起。
這恐怕是如今北蘇國最恰當的形容了。
這曾今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啊,曾今的英格蘭殖民地,經過漫長的反抗鬥爭,直至1956年才正式獨立,成立共和國。
而之後,又歷經軍事政變,漫長的內戰,南蘇國獨立,北蘇國的歷史,就是用血與淚書寫成的。
這裡是世界最不安定的國家,這裡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沒有像樣的經濟基礎,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有的只是無盡的飢餓與貧困,還有好似永遠沒有盡頭的戰亂。
進入20世紀90年代,北蘇國還曾煥發出些許起色,在米國為了石油不惜發動戰爭的大環境之下,大片油田的發現,讓這個國家一度振奮過。
可南蘇國的獨立,無止盡的石油利益糾葛,民族矛盾,無數的矛盾積壓在一起,結果似乎只有一個,崩潰和毀滅。
14年的外匯市場危機或許只是個導火索,點燃了長期積壓的經濟隱患,北科爾多凡的自治,就是插心的一刀,讓北蘇國乘上了死亡的快列。
莫說如今經濟體系崩潰的北蘇國,就是曾今那個經濟稍有起色的北蘇國,也承受不起一場漫長的內戰。
與北科爾多凡州的內戰,拖垮了北蘇國政府,耗幹了北蘇國殘留的那點兒國力。
三個州的自治,或許只是死亡的前奏。
北蘇國總統府,卜拉欣已然沒了往日的沉穩和威嚴,鬍子拉碴也沒有精力去打理,雙眼通紅的他,宛若暴怒的孤狼,要做臨死掙扎。
“阿里,讓馬爾萬不惜一切代價,推動召開一次安理會會議。請求聯合國派駐維和部隊。”
卜拉欣雙目無神的開了口,那目光,就好像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人一般。
藉助國際社會的力量,或許是維持自己統治的最後一條路了。
當然,卜拉欣知道這樣做的代價,或許以後的自己,只能成為一個傀儡。
可傀儡至少還擁有權力。
而權力,是卜拉欣永遠不願意放棄的東西。
……
紐約,聯合國大廈前。
“……就最近局勢緊張的北蘇國,聯合國安理會將召開臨時會議。商討決議是否派駐維和部隊……”
“……據我們專訪北蘇國駐聯合國代表馬爾萬先生,他對這一次的安理會會議很樂觀,同時他也呼籲,五大國能肩負起大國的責任,在聯合國的宗旨下,維護世界和平,減少矛盾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