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上的公路上,烈日之下,天邊熱氣騰騰,黑壓壓的城市輪廓都有些模糊。
工作組乘坐的汽車上,原子能機構科學應用局的副主管貝爾探出頭,好奇的去看遠處的卡杜利。
副駕駛座上的海寧也微微低下頭,去看遠處的卡杜利,外界對阿卜耶已,對卡杜利的報道太多了,但就是因為太多了,所以許多新聞的真假也就不好分辨了。
有些媒體稱,楊天是阿卜耶已人民的救世主,是他給北蘇國兩百多萬平民帶來了和平。可同樣有些媒體稱,楊天是獨裁者,悍然發動戰爭,肆意屠殺平民,犯下無數戰爭罪,卡杜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真假難辨,或許只有親自去看看,走走才能瞭解。
“怎麼樣,貝爾,我看你一臉驚訝,是不是有些失望?跟你想象中的卡杜利不一樣。”海寧笑著調侃道。
貝爾縮回了頭,誇張的瞪大著眼睛看著海寧,道:“失望?不不不,你說的沒錯,這裡的確跟我想的不一樣,我還以為這裡會更破敗,到處都是戰爭的痕跡,可是你看,這根本就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了。”
海寧看著前方筆直的水泥雙方四車道公路,也是極為贊同貝爾的話。
不說卡杜利,就是阿卜耶已最南邊,與南蘇國接壤的本提烏,也是繁華無比,還超過許多南蘇國的城市。
“北蘇國還有南蘇國封鎖的很厲害,在本提烏的時候,我聽酒店的經理說,連普通的貨物運輸車都不讓透過邊境,想來卡杜利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吧。”海寧感慨道。
南北蘇國封鎖阿卜耶已的事情,外界輿論也是譭譽參半,但無疑,對阿卜耶已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
貝爾撇撇嘴,似乎對南北蘇國的做法有些嗤之以鼻。
車隊在軍車的帶領下,駛入卡杜利,今天已經22號了,距離北蘇國傳統節日宰牲節也不過兩日了,卡杜利的街道上,已經有了節日的氣氛。
阿卜耶已本來就是個兩國國境交界處,種族繁多,歷史遺留問題多,自從楊天入主阿卜耶已之後,本體人口還是以南方的黑人部族居多。
不過等北蘇國內戰的時候,為數在百萬以上的北方平民逃入阿卜耶已,現如今,在整個阿卜耶已兩個州的地區,北方信奉伊斯嵐教的人最多,宰牲節,自然是他們最為重要的節日。
海寧雖然沒有來到北蘇國,但也走過很多國家,知道信仰問題,會引發無數無法化解的矛盾,像這種伊斯嵐教和非洲本地原物教的交界處,每一次的過節幾乎不是節日,而是一場災難。
可令海寧意外的是,卡杜利的街道上一片平和,路過的行人都穿著節日新衣,海寧甚至看到,在一處市場的街口,幾個黑人敲打著鼓點,幾個阿拉伯白人在合著鼓點跳著舞蹈。
這種場景,讓海寧看的目瞪口呆,在別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而且更讓海寧意外的是,一個多月的封鎖,似乎沒有影響到卡杜利的經濟,卡杜利還是依舊的繁華熱鬧,店鋪林立,市場上無數買賣人,絲毫沒有任何蕭條的跡象。
一瞬間,海寧也對楊天,這個這兩年名字最為響亮的人產生了興趣。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才能擁有這樣的魔力,把卡杜利,把阿卜耶已發展到如今的地步。
這一次的到訪,楊天也會抽出時間接見他們,看到這一切,海寧對於這一次的接見,也是期待了起來。(未完待續。。)
ps: ps:恭喜天海祥雲成為本書第一個舵主。
第五十七章 人造太陽
接待海寧一行的是阿桑奇,安排了住處,交代了一下工作組的行程,便告辭離去。
海寧把行程匆匆記在心裡,又拉住阿桑奇,詢問什麼時候才能見楊天。
工作組的行程中,的確有跟楊天會面的行程,但具體時間也沒安排,來到卡杜利的時候,見到種種,海寧也是心急了起來,才有此一問。
阿桑奇愣了愣,道:“本來安排在明天下午的,主席會在政府大樓會見你們,跟你們拍照留念,並對外發表一個簡短的宣告。不過明天主席要去參加宰牲節的民間慶祝會,所以會面就取消了,具體可能會在你們離開的時候設宴給你們送行。”
“取消了?”海寧一怔,臉上明顯有些失落,可這種事情他也做不得主,楊天行程安排的滿,隨時取消行程也很正常。
懷著淡淡的失落,海寧在卡杜利休息一天之後,啟程趕往了瓜內。
阿卜耶已政府安排的第一